五苓散详细资料大全(五苓散是一什么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
五苓散详细资料大全
网上有关“五苓散详细资料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五苓散是一什么中药?有什么功效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五苓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五苓散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分类 :祛湿剂-利水渗湿 出处 :《伤寒论》 歌诀,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义,配伍特点,运用,加减化裁,附注,附方1,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出处,附方 2,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出处,附方3,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出处,化裁方之间的鉴别,重要文献摘要, 歌诀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除。 组成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量 猪苓(去皮)、茯苓、白术各9g,泽泻15g,桂枝(去皮)6g。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义 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配伍特点 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运用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套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附注 附方1 四苓散 组成 白术、茯苓、猪苓各45g,泽泻75g。 用法 四味共为末,每次12g,水煎服。 功用 健脾渗湿。 主治 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出处 《丹溪心法》 附方 2 胃苓汤 组成 五苓散、平胃散各6-10g。 用法 上二药合和,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缩砂、白术、丁香煎服。 功用 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 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出处 《世医得效方》 附方3 茵陈五苓散 组成 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 上二物合,先食,饮方6g,日三服。 功用 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出处 《金匮要略》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之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之功,适用于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之证。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乾,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 2.方论选录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之有二法:表证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饮暖水,利水而发汗。此因表邪不解,心下之水气亦不散,既不能为溺,更不能生津,故渴;及与之水,非上焦不受,即下焦不通,所以名为水逆。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人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人肾,以利水之用;白术味甘归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然表里之邪,谅不因水利而顿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津四布,上滋心肺,外达皮毛,溱溱汗出,表里之寒热两除也。白饮和服,亦啜稀粥之微义,又复方之轻剂矣。”五苓散是一什么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柴胡茵陈五苓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五苓散1两,茵陈半两,车前子1钱,木通1钱半,柴胡1钱半。
功能主治伤寒温湿热病,汗下太早,湿热未除,以致遍身发黄,小便赤黑,烦渴发热。
用法用量上分2服。用水1钟半,灯草50茎煎服,连进数服。小便清利而愈。酒后,加干葛2钱。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五苓散加减治疗高血压
五苓散是由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20克、白术12克、桂枝8克组合而成的散剂药物。 此药总体性温,属于温益补阳类的药物。可温中益气、健脾利胃、祛湿升阳。令脾虚湿寒的问题得到解决。 此方还可疏通水道,令脾的运化升降机制得到更好的发挥,可令人神清气爽、身体健壮。 此药可解决因脾虚湿寒引起的痰多气短、身体肥胖、腹痛腹泻、畏寒怕冷、目倦神疲等不适症状。并且效果极佳。 不过此方正因为性热,所以内热之人不可服用。常人少服可起到强健身体的作用。而阳虚内寒者服用则极为有益。 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中草药名方: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方出张仲景《伤寒论》,属于太阳病表里双解的方剂,由泽泻、猪苓、茯苓、桂枝、白术五味中药组成。全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原方治疗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五苓散组方简单,几味药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用途广泛。笔者临床加减使用与治疗多方面疾病均能取得较好效果。比如曾用于治疗各种水肿、慢性胃炎、慢性荨麻疹、鞘膜积液等。而高血压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高血压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重视。通常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大多考虑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等从肝治疗,用平肝熄风的药物为主,也有阴虚阳亢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案。但是笔者治疗一些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者女性患者,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兹举一典型病例如下:
患者,女,54岁,因为头痛头晕来诊,经过数次不同时段测血压平均值为165/110mmHg,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因为担心西药的副作用大,希望先用中医药调理。
患者因为上班比较劳累。颜面轻度浮肿貌,头晕头痛,头晕的时候反胃,时感心慌,患者舌体胖大满口、齿痕明显,舌苔白厚腻。大便不畅,夜尿频多,脉弦滑。患者口干但饮水不多,没有口苦的表现。
分析: 患者血压较高,但是没有头胀头痛、耳鸣耳聋、口渴多饮、口苦等表现,所以排除肝阳上亢或者肝火上炎等实证。患者颜面浮肿、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舌苔白厚腻属于阳虚水饮内停证。因此治疗以温阳化饮为基本原则。处方以五苓散加味,用药如下:
桂枝9克、茯苓20克、泽泻30克、猪苓12克、白术15克、天麻12克、法半夏12克、陈皮12克、姜厚朴15克、苍术12克、石菖蒲9克、竹茹9克、枳实12克
以上药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每天两次。嘱患者不宜过劳,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忌咸。
二诊,现场测血压150/95mmHg。患者自述家中有电子血压计,每天自己测量两次,服药三天后很少超过160/100mmHg,最低140/85mmmHg。头晕头痛明显好转,颜面浮肿消失,患者舌体变小,齿痕好转,舌苔薄腻,大便通畅。效不更方,原方部分药物剂量更改如下:
桂枝9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猪苓9年克、白术15克、天麻12克、法半夏12克、陈皮9克、姜厚朴15克、苍术9克、石菖蒲6克、竹茹9克、枳实9克 10剂,日一剂,水煎服,每天两次。
三诊血压为140/85mmHg。患者服药期间自己在家监测血压基本稳定,遂停药,嘱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若有不适随诊。
本例高血压完全没有用平肝类的药物,而是温阳利水为基本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是因为患者上班劳累,体质较虚,肾阳不足,而致水饮内停、痰湿内生,因此她的高血压属于水饮内停型。
此种类型高血压以老年人或者妇女体质弱者多见,治疗必须温阳健脾利湿为治疗原则,方选五苓散加减收效。本方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天麻、陈皮、厚朴、苍术、石菖蒲、竹茹、枳实等有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等组成在里面,具有较好的健脾化痰祛风效果,对患者头晕头痛改善明显。
又据文献报道:实验研究表明,五苓散降血压的机制主要在于利尿和胰岛素增敏2个方面。
我们都知道利尿药是西医高血压治疗中的第一线药物,五苓散中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都有利水作用,全方利尿渗湿,将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身体诸组织及组织间隙中聚拢至肾脏,促进以钠为主的电解质排出,达到利尿效果,而不致于产生电解质的紊乱。
高血压、糖尿病病因本是一脉相承的,根本在于胰岛素抵抗,五苓散通过利尿,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五苓散不仅仅是现代医学中的利尿剂和胰岛素增敏剂,而且注重整体调节,全面改善身体机能,所以对于水饮内停型高血压具有明显降压和改善症状的效果。
总之,经方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利用,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痛苦。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 爱生活的溪流 , 码字不易,如果上面的 健康 科普知识对你们有所帮助, 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 ,或者请你把这篇文章转发,让更多医学爱好者看到,谢谢了 !
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
异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组成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
用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方论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实验研究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另再将上述各药分别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剂,观察五苓散及其组成的单味药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证明:五苓散及其组成药物在给药后第1小时排尿率,与给药前对比有显著增强,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强。对照组药后2次的排尿率则无显著差别。第2小时各组的排尿率增加较少,第3小时则无明显的利尿作用。
提醒您:五苓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五苓散的配方与治疗
猪苓十八铢[12g]去皮 泽泻一两六株[20g] 白术十八铢[12g] 茯苓十八铢[12g] 桂枝半两[8g]去皮 主治 1.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汤主之。 2.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 3.及伤寒痞满,服泻心汤不解,渴而烦躁,小便不利。 4.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欬,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
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功效一样吗
五苓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泽泻、茯苓、猪苓、肉桂、白术(炒)。五苓散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是一种常用中成药,由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共五味中药组成。那么, 从说明书上来看,五苓胶囊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其药理作用是:对水负荷小鼠和大鼠具有明显利尿作用,不影响尿中电解质浓度。能对抗HgCl2所致大鼠急性肾衰的尿量减少和尿蛋白增加。 而,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物组成。它是利水渗湿剂,有湿阳化气之功。传统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等证。经当代临床又扩大了新的用途。五苓散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 根据药物的组成成分,可知,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成分一致。所以,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功效在理论上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治疗作用也相同,从上文的内容可以得知。所以,总结出:五苓胶囊和五苓散的功效一样。 事实上,实际情况特殊病人还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不宜私下自己盲目用药,以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另外,有什么特殊情况请到医院咨询医师,及时询问意见。 如果您还想了解到更多的,可以到康爱多药店进行咨询相关问题的。康爱多一直致力于为更多的朋友提供更加细致、更加透明的医药专业指导,创造更加健康的就医指导环境,让看病难、看病贵不再是医药行业的不老话题。
关于“五苓散详细资料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600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 燕子归来依旧忙。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