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期期艾艾,期期和艾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期期艾艾,期期和艾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1-20    点击:  262 次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网上有关“"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期期艾艾,期期和艾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都是口吃的毛病。

“期期”来自汉代大臣周昌的故事。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他在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后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

“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率军偷渡阴平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邓艾有口吃的毛病,说话时称自己是“艾……艾……”。

期期艾艾,期期和艾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1、期期艾艾(拼音:qī qī ài à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2、期期艾艾指西汉人周昌口吃,讲起话来常重说“期期”;三国魏的邓艾也口吃,多重复说“艾艾”。多用于形容人口吃,吐词重复,说话不流利。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

期期艾艾的反义词

期期:拟声词,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汉代周昌口吃,他曾与汉高祖争论一件事,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意思是我的嘴说话不流利,但是我着急时口吃的样子就说明我知道这样不行。

艾艾:拟声词,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三国时魏国邓艾也口吃,一说自己时就连说“艾艾”。

释义: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用法:作谓语、状语

拼音:qī qī ài ài

例句:他只要一著急,说话就期期艾艾的,半天也吐不出一整句话来。

扩展资料

典故

汉高祖刘邦的大臣周昌,又名期,本来就不善言辞,再加上有口吃的毛病,所以说起话来很不流利,尤其是当他激动的时候,更说不明白;有时急得面红耳赤,老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有一次,汉高祖要改立赵王如意当太子,周昌知道了,去向高祖劝谏。

他怒气冲冲地说:“我是不会说话的,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一定要换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他说到自己的名字“期”时总是要打顿重复。

晋时的邓艾,也有口吃的毛病,每说到自己的名字时,必定重复地艾艾的说不完,晋文王便和他开玩笑说:“你说艾艾,到底有多少个艾艾呀!”

后人根据这两个口吃者的名字以及他们讲话时的情景,创造出“期期艾艾”这一句成语。

百度百科-期期艾艾

期期艾艾

[读音][qī qī ài ài]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例句]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了。

[近义]支支吾吾

[反义]油嘴滑舌



语文题/歇后语~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

诗魔(白居易)

诗狂(贺知章)

诗杰(王勃)

诗鬼(李贺)

第一轮:选拔题

1、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2、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3、 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 三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九不离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有八九 十拿九稳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5、 成语填空

第一组:(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第二组: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8、怪体诗如何读?

虎虎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第二轮:上台答题

初级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A)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 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级

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中级)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C)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中级)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B)

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C)

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 B、花艳丽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A)

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B)

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D)

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B)

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C)

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A)

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C)

高级

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高级)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B)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C)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B)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E)

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C)

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D)

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A)

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着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B)

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A)

1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C、西施 E、赵飞燕 (C)

11、有一个很着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人类 D、树(C)

1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B)

13、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D)

1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块饼干 (C)

第三轮:擂台题

从上面剩下的题目选。

穿插:观众抢答题

1、第一次抢答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2、第二次抢答

数字猜成语(小黑板)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3、第三次抢答

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同归于尽 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 厕所里挂个钟--有始有终

外甥打灯笼--照舅 猪鼻子插葱--装象

学海中学初一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

一、填空

1、用动物名称填成语 7分

_____争_____斗 _____歌_____舞 杯弓_____影 声誉_____起

_____死_____悲 _____ _____为奸 _____丝_____迹 _____ _____不宁

2、今年是“鸡年”,请写出含“鸡”字的成语5个。5分

3、写出下列“叫”的同义词 5分

狮_____ 犬_____ 猿_____ 狼_____ 虎______ 羊______ 猫______

牛_____ 鸡_____ 龙_____

4、你能写出下面十个所以“然”吗? 5分

1.( )然而止 2.( )然不屈 3.( )然四顾

4.( )然若失 5.( )然而立 6.( )然拒绝

7.( )然无声 8.( )然长逝 9.( )然于心

10 ( ) 然不同

5、你能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吗 6分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高度精神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里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辞与谦辞这些敬辞与谦辞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着在同别人打交道时使用这些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请你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

初次见面说( ) 好久不见说( ) 请人批评说( )

求人原谅说( ) 求人帮忙说( ) 求给方便说( )

麻烦别人说( ) 向人祝贺说( ) 求人看稿说( )

求人解答说( ) 求人指点说( ) 托人办事说( )

6、你能挑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吗 8分

迫不急待( ) 不容制疑( ) 一迭照片 ( ) 感恩带德( )

唇枪舌箭( ) 五彩班烂( ) 天然屏帐 ( ) 黄梁美梦( )

情绪渲泄( ) 不了了置( ) 频临崩溃( ) 深刻印像( )

忧心冲冲( ) 穿流不息( ) 壮严时刻( ) 摇拽不定( )

7、成语接龙 5分

明哲保身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__________,第二名叫_________,第三名_________。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_______之年,三十岁为_______之年,五十岁为_________之年,

六十岁为________之年,七十岁为_________之年,一百岁为_________之年。

9、猜谜语 10分

(1)、巧夺天工(打一字)( ) (2)、斧头(打一字)( )

(3)、元首挂帅(打一字)( ) ( 4)、少小离家老大回(打一字)( )

(5)、山上有山,猜“出”不算(打一字)( )

(6)、勤劳去百病(打宋代词人名)( )

(7)、孔雀收屏(打《三国演义》人名)( )

(8)、山东快电(打现代作家名)( )

(9)、爷爷当先锋(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名)( )

(10)、朱阁枕黄梁(打一中国小说名)( )

10、歇后语 5分

(1)张飞穿针-- (2)骑驴看唱本--

(3) 肉包子打狗-- (4)独眼龙相亲--

(5)刀切豆腐--

11、古代文学知识填空:

( 1)、四大美女“沉鱼”指___________,“落雁”指__________,“闭月”指__________,

“羞花”指___________。

(2)、《四书》指哪四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指哪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四库全书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我国古代有两部兵书,一部是_____________,另一部是_____________。

(5)、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对题

A、将下列人名与他的号配对

李 白 香山居士

苏 轼 青莲居土

白居易 六一居士

欧阳修 易安居士

李清照 仓山居士

袁 枚 东坡居士

B、中国古代流传许多刻苦学习的故事,将下列的故事主人公与他的行为配对

孙敬 映雪

苏秦 囊萤

车胤 悬梁

孙康 刺股

匡衡 凿壁偷光

量!

1、你能否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10个字)。

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

勤劳说:人生就是

困难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

2、接下来,再让我们来做篇阅读理解吧!

记叙文阅读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阅读题:

1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 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

(1)

(2)

2.作者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的理由是什么?

(1)

(2)

(3)

(4)

3.“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这一段话中的“相信”意思是不是一样?连用这么多“相信”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你能举出一些例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5. “ 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6.文中有一句话与标题“孝心无价”相照应,找出来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三四年级文学常识竞赛题

1 四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有的不是单一选择)20分

1、按音序给“我爱祖国好河山”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1) 我祖 国山河好爱

(2) 爱国好河山我祖

(3) 爱国好山河我祖

(4) 爱国好河我山祖

2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1)一念之差 一差二错 毫无差别

(2)鬼使神差 钦差大臣 应付差事

(3)差之毫厘 参差不齐 差三错四

(4)屡出差错 毫无差别 差强人意

3、下列汉字笔画,笔顺正确的是( )

(1)“长”字共5画,第三笔是横。

(2)“魂”字共14画,第三笔是撇折。

(3)“凹”字共5画,第四笔是横折。

(4)“肺”字共8画,第5笔是横。

4、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

(1) 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

(2) 教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3) 他走路的样子很像我爸爸。

(4)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梨儿像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5、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1)各抒己见 心旷神怡 名副其实 人声鼎沸

(2)神机妙算 从容不迫 阴谋诡计 身临其境

(3)漫不经心 逃之夭夭 郁郁寡欢 无微不至

(4)穿流不息 前所未有 斗志昂扬 爱不失手

6、依次填入下列各方框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许多年以后,这一带的人们还( )地传说这当年刘家敏的奋战情形。

(2)小明的悟性特别好,张老师才上了第一节课,张老师讲课的样子,小明就能模仿得( )。

(3)他所描写的事物,往往给人以一种( ),历历如绘,须眉毕现,仿佛可触可摸的印象。

(4)站在龛里的那两个小童和那尊柳树精塑像,是那样逼真传神,真称得上是( )之作。

A、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 惟妙惟肖

C、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鬼斧神工

D、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鬼斧神工

7 、选出词语修饰不当的一项。( )

(1)茫茫的大海 茫茫的草地 茫茫的云雾

(2)浓浓的茶水 浓弄的情思 浓浓的色彩

(3)隆隆的雨声 隆隆的鼓声 隆隆的掌声

(4)冷冷的声调 冷冷的面孔 冷冷的眼神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当好好订正这道题。

(2) 从这套厚厚的知识丛书中,使我获得了不少的课外知识。

(3) 学习是否勤奋,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

(4) 标点用得恰当,不仅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在一定的语境里,还能代替文字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2 四年级语文知识竞赛

1、一水护田将绿饶, 。

2、,二月春风似剪刀。

3、孤帆远影碧空尽, 。

4、莫愁前路无知己, 。

5、朝辞白帝彩云间, 。

6 ,孤帆一片日边来。

7、仙人垂两足, 。

8、桃花一簇开无主, 。

9、停车坐爱枫林晚, 。

10、,多少楼台烟雨中。

11、遥望洞庭山水色, 。

12、,牧童遥指杏花村。

13、葡萄美酒夜光杯, 。

14、劝君更尽一杯酒, 。

15、日出江花红胜火, 。

16、日长篱落无人过, 。

17、千磨万击还坚劲, 。

18、,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根据诗句写出题目、作者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 )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

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 )

7、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

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10、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 )

三、填空27%

1、唐朝诗人孟郊有首诗中描写了浓浓的母爱的诗是《 》: , 。

3 求四年级语文知识竞赛练习

一、让我们一同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在古诗词中放飞心情。

(50%)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 )马上催。2、羌(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4、留在戏蝶时时舞,自在( )恰恰啼。

5、泥融飞( ),沙暖睡( )。6、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

7、( )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片日边来。8、死去元知( )事空,但悲不见( )同。

9、南朝(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0、日照香炉生(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东流至此回。1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 )螺。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常用唐代诗人 的诗句,“ ”教导我们。1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朝诗人王维在《 》中的“ , ”来表达对家家乡的怀念。

15、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 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16、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唐朝诗人孟郊的《 》:“ , 。 , 。

, 。”最后一句双关句,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17、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 , ”中的诗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18、当我勉励别人要积极向上进取努力的时候,可以用上“ , ”这一千古名句。

19、老师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教导我,不正像是春天的喜雨,“ , ”吗?20、写出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随写二首。但不可以同一季节二、阅读阅读一饮茶的好处真多。

盛夏 喝上一杯凉茶 解渴消暑 吃了饭以后 喝杯热茶可以帮助消化 看书倦了 呷几口清茶 既清醒头脑又保护视力1、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2、用“ ”划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3、读读划线的句子,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2%既……又…… 4、说说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饮茶的好处多的。

3%阅读(二)秋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wàn zǐ qiān hóng( )、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měi bù shèng shōu(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轰鸣。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shuò guǒ léi léi(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shǔ bù shèng shǔ ( )。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来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仔细阅读短文,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词语。4%2、用“ ”划出两句比喻句,用“ ”划出两句拟人句。

4%3、全文按 结构来写,可以分成 段,请你用“”在文中给短文分段。6%4、读了短文你知道“秋”来到哪些地方?它给这些地方带去了什么?8%5、请仿照“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这样的写法,也写几句赞美其他季节的句子。

3%阅读三 天鹅的故事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在他家做客时,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就( )地问:“你老喜欢打猎?”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

有一年初春,我背着这枝猎枪,在贝加尔湖畔的沼泽上打野鸭。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 )。

这时,飞来了一群天鹅,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怎么办?“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落下的冲力,像 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 )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只听得‘嚓——嚓——’,冰层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冰窟窿。

老天鹅沿着冰窟窿在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一个很大的水面。

就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了一下。

4 求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竞赛题

一、火眼金睛(请你从方格里的某一个字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并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八条四字成语。)

(8分)八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搜肠刮肚(先填空,组成成语,使所填的的相邻的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16分) 甜言蜜_____ _____质彬彬 见仁见____ ____害攸关 死里逃_____ _____斟句酌 无恶不_____ _____过饰非 心心相____ ____日如年 自怨自____ ____出于蓝 气壮山_____ _____辕北辙 生花妙_____ _____蛇添足 擒贼擒____ ____妙维肖 下里____人 ____碧辉煌 万古长____ ____底捞月 饱食终____ ____末倒置 倚老卖____ ____己救人 十全十____ ____计民主 见多识____ ____山再起 至高无____ ____枯石烂 三、分门别类(将上题中相所填邻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分类。)(8分) 中国的省名: 国家名: 中国作家名: 语文名词: 四、指点迷津(读谜面,猜名着人名,把上面的人名填在相应的谜面后面。)

(9分) 孔明 关羽 张飞 鲁智深 宋清 元春 袭人 迎春 时迁 凿壁偷光――( ) 花香扑鼻――( ) 粗中有细――( ) 斗换星移――( ) 孔雀收屏――( ) 正月初一――( ) 展翅凌空――( ) 爆竹除旧――( ) 元前明后――( ) 五、约定俗成(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8分) 1、手机不可以掉到马桶里——( ) 5、无头苍蝇――( ) 2、蜜蜂停在日历上——( ) 6、杀鸡取蛋――( ) 3、老鼠指路——( ) 7、六月天穿皮袍——( ) 4、下雨天出日头――( ) 8、苦瓜拌黄连――( ) 六、耳熟能详(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16分) 1、一张一弛, 。 2、清水出芙蓉, 。

3、绳锯木断, 。 4、绿树村边合, 。

5、海上升明月, 。 6、大漠孤烟直, 。

7、近乡情更怯, 。 8、同是天涯沦落人, 。

9、露从今夜白, 。 10、天生我材必有用, 。

11、凡事预则立, 。 12、葡萄美酒夜光杯, 。

13、三人行, 。 14、东边日出西边雨, 。

15、本是同根生, ! 16、粉身碎骨浑不怕, 。 七、博览群书(完成下面的填空。)

(30分) 1、说到古诗,人们常常提到《唐诗三百首》,这说明了“诗”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也表明唐朝诗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几个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吗? 唐诗 宋 元 明、清 2、李白是我国唐朝着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

3、《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 》,书中的主要人物有 、等。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

5、《水浒》主要人物有:行者 ,花和尚 ,黑旋风 。 6、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第二名叫 ,第三名 。

7、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之年,三十岁为 之年,五十岁为 之年,六十岁为 之年,七十岁为 之年,一百岁为 之年。 8、四大美女“沉鱼”指 ,“落雁”指 ,“闭月”指 ,“羞花”指 。

9、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 八、生花妙笔(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

(8分)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1、阳光 大海。

3、高山 草原。 2、黄昏 村庄。

4、春天 小鸭。

5 小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2010)四年级

看看这个行不?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学号: 姓名: 成绩:卷面书写2分,请同学们认真书写。

一、听力。(9分)1 听读音,把听到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4分)2 听短文,完成作业。(3+2=5分)(1) 按短文原文填空。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 市附近的高山上。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 ,叫 ;南边像弯弯的 ,叫 。 (2)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有名的风景名胜?请写下来。

二、基础知识(25分)3 读拼音,写词语。(8分)ɡān biě duō suō diàn niǔ huǎn màn ( ) ( ) ( ) ( )diǎn zhuì wān yán hàn wèi tān huàn ( ) ( ) ( ) ( )4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线。

(3分)整宿(xiǔ sū) 仿膳(sàn shàn) 誊(ténɡ yù)写 藐(miǎo mào)视 视浊(zhú zhuó) 盔(kuī kuì)甲 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守株待( ) ( )急跳墙 打草( )( )猪肥羊( ) 猴年( )月 神气( )( )6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2分)“望”字在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如:①看,往远处看 ②拜访 ③希图 ④名望,声誉,等(1) 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 )(2) 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

( )(3) 我们几个人代表全班同学看望了生病住院的老师。 ( )(4) 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的。

( )7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4分)(1) 这座教学大楼十分破旧,非拆。

(2)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最多的好成绩。(3) 800米长跑比赛中,我第一个最先跑到终点。

(4) 这种扰乱公共秩序,不讲礼貌,是可耻的。8 按课文原文或“积少成多”填空。

(5分)(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开国大典》 (2)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秋天的怀念》(3)为人子 , 。

,习礼仪。 能温席 , 。

爱父母, 意深长 。 , 。

手足情, 。三、阅读(32分)(一)伞的故事(12分)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

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 妈 咱能买把伞吗 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 “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

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9 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1分)喜出望外: 10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分)近义词:坚决( ) 反义词:快活( )11 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12 用“ ”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1分)13 请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14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2分)15 “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2分)(二)学会看病(12分)儿子长得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你病了。”

我说。 噢,可能是病了。

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呢?”他问。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

6 四年级语文竞赛题

5、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第二轮:上台答题 初级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摘要: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A)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级 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中级)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C)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中级)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B) 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C) 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 B、花艳丽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A) 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B) 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D) 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B) 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C) 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 (A) 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

7 文学常识选择题加答案 10道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着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求七年级语文趣味知识比赛题目

 初中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第一轮:选拔题

 1、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2、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3、 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 三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九不离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有八九 十拿九稳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5、 成语填空

 第一组:(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第二组: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8、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第二轮:

 初级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A)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 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级

 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中级)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C)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中级)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B)

 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C)

 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 B、花艳丽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A)

 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B)

 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D)

 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B)

 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C)

 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A)

 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C)

 高级

 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高级)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B)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C)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B)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

 一种不是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E)

 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C)

 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D)

 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A)

 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着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B)

 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A)

 1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C、西施 E、赵飞燕 (C)

 11、有一个很着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人类 D、树(C)

 1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B)

 13、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D)

 1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块饼干 (C)

 第三轮:擂台题

 从上面剩下的题目选。

 1、第一次抢答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2、第二次抢答

 数字猜成语(小黑板)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3、第三次抢答

 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同归于尽 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 厕所里挂个钟--有始有终 外甥打灯笼--照舅 猪鼻子插葱--装

关于“"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4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