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中叔皇主要经历(李云龙一个营就打下黑云寨,为何楚云飞一个团却被打跑了呢?)

中叔皇主要经历(李云龙一个营就打下黑云寨,为何楚云飞一个团却被打跑了呢?)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9-03    点击:  128 次

中叔皇主要经历

网上有关“中叔皇主要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云龙一个营就打下黑云寨,为何楚云飞一个团却被打跑了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叔皇

中叔皇(1925年7月14日-2005年8月25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演员、导演。代表作独立大队,渡江侦察记,兵临城下

中文名:中叔皇

国籍:中国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25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2005年8月25日

职业:演员,导演

毕业院校:上海新闻专科学校

代表作品:渡江侦察记、乘风破浪、地下航线、独立大队、兵临城下

工作单位:上海**制片厂

个人经历

中叔皇,一九二五年生于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因父亲早逝,初中尚未毕业,他就辍学来到上海谋生。起初,他当过一个时期的学徒,后在亲友资助下,进入上海新闻专科学校。他原想当记者,后来,转向戏剧舞台。一九四六年十月,地下党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于上海成立。中叔皇参加了该公司的演员考试,在前来应试的七、八千人中,他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尽管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看到“昆仑”拍摄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进步影片,说出了人民郁积心底的话,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他由衷地感到自己这条路是选对了。特别是通过与史东山、沈浮、赵丹、陈鲤庭等人的接触,他对艺术应该有益于人生和社会,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等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些**界的老前辈,成了他政治和艺术上的启蒙老师。

从一九四六年十月进入昆仑到全国解放,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对中叔皇人生观、艺术观的形成,却是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叔皇先后参加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新闺怨》、《关不住的春光》、《武训传》等影片的拍摄。在前两部影片中,他扮演次要角色。在《关不住的春光》中,他扮演戏比较多的演剧队队长。在《武训传》中,他扮演地主大管家赵雄。

全国解放前后,中叔皇满腔热情地参加了“昆仑”文工队,到学校、工厂组织演出,迎接和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解放后,中叔皇参加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夏衍编剧、陈鲤庭导演的《人民的巨掌》。片中,他扮演一个留用的公安人员。此后,他又在“昆仑”参加了《我们夫妇之间》、《红花曲》、《彩车曲》、《为孩子们祝福》等五部影片的拍摄。扮演了工会主任、公方经理、三轮车工人、革命军人等角色。

一九五三年,中叔皇随昆仑影业公司并入上海**制片厂。在工厂深入了一段生活后,他参加了话剧《英雄阵地》的演出。不久,又参加了影片《渡江侦察记》的拍摄,扮演侦察兵杨威。接着,又在《天罗地网》中扮演公安局长;在《乘风破浪》中扮演水手长马俊。

五十年代后期,中叔皇除拍摄了《社会主义第一列快车》、《热浪奔腾》、《铁树开花》等五、六部“跃进片”外,还参加了《长虹号起义》、《鲁班的传说》、《地下航线》、《春满人间》等影片的拍摄。

在顾而已导演的《地下航线》中,中叔皇扮演主人公——地下党员、轮船司机林森宫。为开辟地下航线,把武器、电台运往游击根据地,他以帮助船长运私货作掩护,与地下党员江财弟、司舵阿旺等船工,同敌特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的斗争。林森宫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不仅标志着中叔皇在表演艺术上日趋成熟,也使他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一位**演员。

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中叔皇进入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在上影拍摄了《红日》、《金沙江畔》两部影片外,还应长影之邀,参加了《独立大队》、《兵临城下》两部影片的拍摄。

在陆柱国、王炎编剧,王炎导演的《独立大队》中,中叔皇扮演受党的委派前去改造一支自发队伍的游击队员叶永茂。由于他将这个人物塑造得深沉凝重、正气凛然,加上扮演马龙的郭振清等其他几位主要演员都发挥了出色的演技,影片上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白刃、林农编剧,林农导演的《兵临城下》,是一部编、导、演俱佳的影片。中叔皇在这部影片中扮演国民党三六九师某团团长郑汉臣。这是一个内心冲突激烈、性格复杂矛盾、在整个影片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中叔皇以深刻、真切的内心体验、惟妙惟肖的外部动作,以及生动逼真的面部表情,将这个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给广大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七十年代,中叔皇在《火红的年代》一片中扮演了一位军代表。在1978年苏里苏里和张健佑执导的**《严峻的历程》中饰演顾大举。

中叔皇在表演艺术上始终追求一种真实朴素的风格;同时,十分重视反映生活的深度。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与他从“昆仑”时期开始就受史东山、沈浮、赵丹等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从一九七五年开始,中叔皇改行从事导演工作。他在独立导演了《小将》,和与王洁联合导演了《朝霞异彩》(未发行)两部影片后,于一九八0年,与孙永平联合导演了《白莲花》一片。这是一部以第二次王明路线为背景,以批判左倾思想,强调革命队伍内部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紧密团结、共同对敌为主旨的影片。该片上映后。中叔皇又筹备拍摄一部反映柔道运动员把有限青春献给祖国体育事业,为国争光的影片。他还打算将著名**演员王莹的小说《宝姑》搬上银幕。

尽管中叔皇早在70年代中期就已改行从事导演工作,并通过《白莲花》一片,初露导演才华,但在广大观众心目中,他仍然首先是一位演员。提起他的名字,人们脑海里最先浮现出的,仍是他在银幕上塑造的林森官、叶永茂、郑汉臣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见这位身材奇伟、风度翩然的大个子演员,给广大观众留下的印象多么深刻,难忘了。

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比郭振清晚一日逝世,终年81岁。

拍片花絮

1961年,上影厂导演汤晓丹筹拍大型军事题材影片《红日》,最初选定中叔皇出演剧中那个鲁莽、耿直的团长刘胜。从八一厂外借来的里坡扮演军长沈振新。可后来导演认为上影厂的张伐更适合演沈军长,作为演员组组长的中叔皇主动让贤,把自己的团长刘胜角色让给了替换下来的里坡,自己改演团政委陈坚,孰料影片在拍摄中由于剧情需要把原来由康泰扮演的副军长梁斌给删减掉了。考虑到康泰的心理承受能力。中叔皇又主动让位给康泰来演团政委,自己又改演一个没有什么戏份、出场仅仅只是在作战图前讲几句话的我军朱参谋长,导演非常赞赏中叔皇这种高尚风格。日后,中叔皇和里坡、康泰都结为了好友。

1963年,中叔皇刚从四川阿坝自治州外景地完成《金沙江畔》中红军师长一角归来,就应长影厂王炎导演的邀请,主演影片《独立大队》中的男主角叶永茂。这部影片的男2号马龙,由著名演员郭振清扮演。

《独立大队》的外景地在赣南、粤东一带。起先拍摄非常顺利,不料在中途拍摄过程中,进展却极为不顺。有一场戏,摄制组凌晨三点出发,在夜雾中跋涉十五六里路来到选定的山头下,静等朝阳升起之际,拍摄叶永茂从山头上冲下来一个由中、近景连贯组成的全镜头。中叔皇脚穿麻草鞋,但鞋底早已磨穿,为了防止打滑,剧务人员还特意用破旧的自行车胎粘在鞋底上。由于露水粘满山上草地,车胎底打滑,中叔皇试了几次总是滑倒。可时间不等人,眼看着太阳就要出来了。当时云雾弥漫缠绕在山间,煞有景致,只见中叔皇从云雾浮动的山头上快步直冲下来,猛跑到规定的镜位前,用力死命紧紧卡住双脚,镜头一次通过。但是,由于用力太猛,中叔皇一个脚趾断裂,左脚背立时肿成一个血泡。当送到韶关医院时,中叔皇左脚背上已经肿得发紫,情况十分紧急。医生诊断说,需要一个月疗程后才能行走。眼看剩余的四十多个镜头中,都需要中叔皇出现,摄制组赶紧向当地地委求援。地委请了三个医术高超的老大夫集体会诊,用中草药外敷内服,几天后,中叔皇的脚消了肿,不到半个月,就重返摄影场。

可是,当大队人马返回长春后的第二天,有若干个镜头却由于摄影助理管理不善曝光,需要补拍,摄制组只得又重返韶关丹霞山。岂料天公不作美,天降大雨一连四十余日,摄制组被困在山上简陋的招待所里。食物全靠山下的人员用背篓送递,这倒给了中叔皇难得的医疗足疾的时机。

一天,朦胧雨雾笼罩中的丹霞山,渐渐显出清楚的轮廓。在轻扬的雨雾中,有人发现群峦中的一个山形,好像一个睡佛横卧在江水旁。当地人说这是“女尸拦江”,风水不好。摄制组人员忍不住埋怨,怪不得我们霉运当头呢!而中叔皇望着这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不禁喃喃自语道:“这等美景,应该改叫‘美女晚妆’才对呀!”第二天放晴了,大家笑道:“中叔皇对仙女拍了马屁。”导演一声令下,几十个镜头在两天内迅速补拍完毕,胜利班师。而“美女晚妆”这一名称,便由此传扬开来,成为当地观赏自然风景的佳选。

参演**

天堂盛宴-None,饰演陈思南

黑匣喋血记-None,导演文喜太

她俩和他俩-None,导演毛永明

严峻的历程-1978,饰演顾大举

东港谍影-1978,饰演达式常

火红的年代-1974,饰演海军军官

独立大队-None,饰演郭振清

兵临城下-None

金沙江畔-None,饰演张伐

红日-None,饰演朱参谋长

地下航线-None,饰演林森官

春满人间-None,饰演白杨

无名英雄-1958

第一列快车-1958,饰演邹家骅

鲁班的传说-1958,饰演魏鹤龄

铁树开花-1958,饰演胡主任

爱厂如家-1958,饰演造船厂厂长

热浪奔腾-1958,饰演冯_

乘风破浪-None,饰演金川

旧恨新仇-1956

生的权利-1956

天罗地网-1955,饰演陈天国

夜店-1955

渡江侦察记-1954,饰演汤晓丹

纺花曲-None,饰演奇梦石

为孩子们祝福-None,饰演黄宗英

劳动花开-None,饰演赵代表

None-1951

人民的巨掌-None,饰演鲁同志

武训传-None,饰演赵丹

三毛流浪记-1949,导演王龙基

关不住的春光-None,饰演陈蕴之

新闺怨-None,导演白杨

孤星血泪-1946

执导**

月亮湾的风波(1984)....导演

洱海情波(1986)....导演

黑匣喋血记(1986)....导演

飞来的女婿(1982)....导演

白莲花(1980)....导演

朝霞异彩(1977)....导演

神猫与铁蜘蛛(1989)....导演

小将(1975)....导演

天堂盛宴(1987)....导演

寂寞宫花红....导演

聊斋之封三娘....导演

李云龙一个营就打下黑云寨,为何楚云飞一个团却被打跑了呢?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

1949年8月31日,闽浙赣人民游击队纵队闽中支队

1949年8月31日凌晨,游击队泉州团队独立大队全体战士穿着游击队黑色队服从南安岭兜根据地急行军由鲤城南门顺济桥冲入泉州城,解决了残兵败将解放了泉州.并迎来了人民解放军10兵团87师的先头部队.

1949年8月31日,晋江县城解放,解放后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改为晋江区专员公署。

1949年8月31日,贺耀祖在香港宣布“起义”,大概也是最早向中共投诚的国民党上将之一。

1949年8月31日, 《解放日报》报道了第一起政治性伪造人民币案。

1949年8月31日 - 出生

1949年8月31日 理查?基尔出生在费城,他在5个兄妹中排行第二。他的父亲霍默是一个保险推销员,母亲名叫桃瑞丝。

1949年8月31日 - 逝世

1949年8月31日晚上,陈策在广州家中逝世。

明月几时有李锦荣的历史原型是谁

在亮剑中,马上就抗战胜利,各地都在剿灭土匪或是将土匪们扩编到军队中,但是就在这个档口上,李云龙的爱将,为何上就死在了黑云寨的土匪手上。这个寨子原本要被孔捷整个收编,但是这件事一闹,李云龙发誓要铲平这里,而此时的孔捷就面临着一个选项,是保护整个黑云寨,还是保护寨主谢宝庆?还是谁,谁都不保护,就让李云龙去报仇?

而最后,相信空姐在心中选择了放手,让李云龙去给和尚报仇,这是孔捷心中收编黑云寨的最好办法。在收编后,这里就成为了新二团独立大队,虽然叫是这么叫,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土匪,还是住在黑云寨,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土匪变八路。而这样,黑云寨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惹祸后,势必会给军队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何上虽然死了,但是这就给了李云龙这个有血性、讲义气的人一个理由,也给了孔捷一个机会。他在寨中安抚谢宝庆,让他给李云龙写个信说明下当时情况,而果不其然,李云龙拿到信看都没看一下,而孔捷这边面子上还要下到功夫,给这些土匪们选一个政委,一个指导员,想着在办完事后直接接手。

果不其然,李云龙不光撕了谢宝庆的信,还直接将做说客的孔捷关了起来,然后带人攻打黑云寨。孔捷这边仁至义尽了,功夫都做足,接下来就等消息了。李云龙打到黑云寨,这边谢宝庆一位李云龙会谅解自己,并没有派驻多少防御,谢宝庆以为自己是孔捷的人就能免死,谁想到李云龙根本不认账,他要的只是这个二当家的命。

最终他用极快的速度打下了这个黑云寨,谢宝庆虽然跑了,但是二当家杀和尚的仇却报了,这时候的黑云寨已经群龙无首,孔捷派来的政委和指导员就派上了用场,而这下不光用不到独立大队的编制,还能顺利的将这些土匪收编,军威也立下了,一举好几得的好事。

但是为何李云龙只用了一个营,楚云飞这边一个团的兵力都没有打下来?其实要说起来,黑云寨的实力其实也不算很低。李云龙能直接打到寨门前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设防。从和尚的死就能看出,他们平时在外面防御的哨口还是有距离的,所以楚云飞攻打时候没有李云龙直接打到门前的情况。

黑云寨这边更靠近孔捷的防区,楚云飞也不敢贸然开战,这样很有可能引来孔捷部队的增援。再加上自己的两个营还被李云龙困在大孤阵,楚云飞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所以他其实并没有真正去攻打,而是在尝试进攻,如果攻不下就直接走了。

**《明月几时有》霍建华扮演的李锦荣与饰演?方姑?的周迅有不少对手戏,首次将极具传奇色彩的?胜利大营救?搬上大银幕。不少朋友好奇明月几时有李锦荣的原型。接下来,我跟你分享明月几时有李锦荣历史原型,一起来看看。

明月几时有李锦荣历史原型

 《明月几时有》聚焦的是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讲述了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在被日军占领的香港顽强抗争的热血 故事 ,展现香港、沦陷下的平凡人可歌可泣的抗争故事。

 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简称港九大队),1940年9月建立,1942年2月正式成立,是一支由香港新界原居民子弟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下组成的游击队。

 霍建华饰演潜入日军内部的李锦荣,李锦荣这个角色堪称全才,?会说日语、英文,会做菜,会跳舞,还会写诗?,历史上有一个港九大队的交通员李锦荣,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后, 文化 界的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而李锦荣正是是策划营救文化界的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游击队中的一员。不过历史上并不确定方兰丈夫是赵冬垠,而李锦荣和方兰只是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革命同志。

明月几时有李锦荣的结局

 自6月21日起,?全民解救李锦荣?突然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只因**《明月几时有》的官方微博发出这样一条信息:?我们的?全能特工?李锦荣假意投敌,不幸遭遇了一字不合就没命的重大危机。那么,到底在**《明月几时有》李锦荣最后有没有被救?《明月几时有》李锦荣结局如何?

 在官微发布的**片段中,霍建华所饰演的李锦荣一边与日本军官进餐,一边讨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几?与?何?的用法,日本军官貌似也对中国诗词极有兴趣,然而在提到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时却突然发难,威胁李锦荣用这两个字?七步成诗当倒数开始,日本人的手放在了腰间的枪上,李锦荣的神色变得凝重,他真的能够化解眼前的危机吗?

 看到如此令人揪心的视频,?全民解救李锦荣?自然迫在眉睫。**发起的对诗活动一出,迅即激活广大网友的文艺细胞,参与者热情高涨,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大显身手。在诸多?七步成诗?的作品中,许多网友大显文学底蕴,?明月几时有,故国梦依旧,青春何去留,碧血撒芳洲。?明月几时有,何惜此身,归来复神州!?等诗词信手拈来,可读性十足!令人惊喜的是,此前在第一季《中华好诗词》夺得总冠军的李四维和《中国诗词大会》热门选手陈更也加入了对诗队伍!李四维用苏轼、顾况、李群玉、杜甫的诗句串成一首:明月几时有,青山何处深。请君三斗酒,尽我一生心。陈更则以?诗词+原创?形式,用?明月几时有,故山不可寻。何逊而今渐老,春风词笔皆忘?抒发家国情怀!

 在网友的创作中,更不乏有解放天性,尽显幽默的?作品?:?明月几时有,何妨把酒,故乡黄蟹几成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小儿,不知麻辣烫酸辣粉何时袭人来?,虽然有点歪,但也颇为符合李锦荣在片中擅长制作美食的?大厨?属性。还有不少粉丝迷妹,用?明月几时有,何来春风百花笑,唯有影院找锦荣?明月几时有,锦荣何时救?无奈理工狗,打晕偷抱走?表现出对偶像的爱之深,救之切!

 诗兴大发之余,在?全民解救李锦荣?活动的微博评论中,无数网友不忘相约影院见,并用?明月几时有,思锦荣,何不七一影院共度团圆时候?来表达对7月1日即将上映的《明月几时有》的强烈期待!

**明月几时有真实历史背景

 香江抗日传奇的《明月几时有》,将于7月1日上映!周迅回归与国际级大导演许鞍华联手合作,而**《明月几时有》对于中国也有重大的意义,**故事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具有抗战时期香港被日侵占的历史背景。在**明月几时有中周迅饰演的方兰是个小学教师,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知识分子成了被通缉和追杀的目标。

 为把众多文化人士转移出去,抗日游击队队长刘黑仔在方兰和特工李锦荣的里应外合下,展开了秘密大营救。

 明月几时有**改编自真实的历史原型,以方姑为首的香港能人义士的抗日战绩,那么明月几时有**历史原型具体是什么事件呢?跟随我一起来看下。

 历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生死大营救?事件是**《明月几时有》重要的叙事线索。1941年,日军攻占香港,城内到处汉奸,城外遍地土匪,百姓举步维艰,知识分子成了被通缉和追杀的目标。

 根据中央指示,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同志指示当时正在香港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让他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人解救出来。于是,廖承志立即成立营救文化名人领导小组,部署指挥大营救。

 1942年1月9日晚,包括茅盾、邹韬奋、戈宝权、于伶在内的第一批文化界人士数十人,化装成难民从香港铜锣湾登上了一艘小艇。

 拂晓时分,日军哨兵换岗,小艇趁机冲出敌人的封锁线,天亮之时,他们在九龙悄然上岸。在随后的几天里,滞留在香港的8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就这样安全转移到九龙交通站。11日清晨,第一批数十人离开九龙,经荃湾、元朗,通过日军封锁线,13日顺利到达白石龙指挥部(宝安游击区)。

 宝安县白石龙村,是这些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这些文化名人,有的在白石龙只呆了十几天,有的呆了一个多月。但是,惊心动魄的营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明月几时有》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传奇历史,有着非常热血的剧情和动作场面,再加上这些实力演员,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毫无疑问会提升这个暑期档的整体气质和观影水准,7月1日上映后肯定会掀起票房高潮。

猜你喜欢:

1. 明月几时有**是根据什么改编的

2. 明月几时有张碧晨试听

3. 明月几时有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叫什么谁唱

4. 明月几时有**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叫什么

5. 2017年明月几时有**什么时候上映



有关三毛流浪记的剧本

  有很多介绍漫画“三毛”及**《三毛流浪记》的文章已见诸报刊,然而,还有许多内情尚不为大家所知。

  《三毛流浪记》从1947年6月15日在《大公报》一问世,就引起强烈的震撼,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使“三毛”成为全上海儿童、大人关注的热点,许多人写信、寄钱、寄衣物给“三毛”。古往今来,只有反映时代,有进步社会意义的作品,才能成为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就这样升华为不朽的经典名着。

  1948年初秋,一位独具慧眼的独立制片人,决心将《三毛流浪记》搬上银幕。他就是在新中国剧社任过理事长的韦布。虽然他从来没拍过**,但由“三毛”激起的他对社会黑暗的愤恨,使他对拍好这部**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在韦丽琳、上官云珠的帮助下,他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甘冒风险,担当独立制片人;由冯亦代介绍,毅然买下该画册的版权,并力邀他家乡江阴高小的同班学长、着名艺术家陈鲤庭先生来执导。

  但陈鲤庭正执导田汉老的《丽人行》,分身无术。鲤庭先生“仙人指路”,点出影片成功与否,剧本是关键。这部名着,应该请阳翰笙先生以如椽大笔再创造。至于导演,他郑重推荐了我和赵明。韦布兄曾与我风霜雨雪苦斗在“新中国”,素相深知,所以毫不迟疑地同意了。我和赵明得知,十分激动。我和赵明都是刚入**门的新手,鲤庭师是1934年主持创建“左翼剧联南京分盟”的领导,也是“上海业余实验剧团”和“演剧队”的领导,更是我入戏剧门的开蒙恩师。他的推荐,是对我的信任和了解。我们也明白,更重要的是实现党组织培养新中国**导演的战略安排。

  我们都尊称阳翰笙同志为“翰老”,他的传奇事迹早为我们所敬仰。在年轻时他即组织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当过黄埔军校教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时就任师党代表。他主持党的文化工作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戏剧和**,馥馨曾在他编剧的《草莽英雄》中任主角罗大嫂。1947年时,他是党的“文委”的领导成员之一,当时,又忙于创建昆仑影业公司。

  “昆仑”是国统区新创立的地下党直接领导的**厂,集中了党的**骨干,也都是当时着名的艺术家。昆仑影业公司在当时政治上白色恐怖、社会经济全面崩溃的艰苦环境下,坚持党的**工作,并且利用行业的便利,直接帮助地下党工作。当时湖南将领程谮、陈明仁有意起义,但苦于无法直接与毛主席联系,地下党几次派人联系,由于特务监视,都未成功。最后还是通过“昆仑公司”老板任宗德帮助,以公司宣传新片为名,将我军报务员伪装成“昆仑”职员,在放映机中密藏电台,偷运到长沙,顺利地在陈明仁家中设立了电台,直接与党中央建立了联系,定下起义大计,为湖南解放立了功。

  翰老在昆仑影业公司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见他工作的繁重,但他毅然承担了《三毛流浪记》编剧的重任。

  此时,我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濒于灭亡的蒋家王朝更加疯狂,暗杀、绑架时有发生,街上经常截路搜捕,即使是深夜,也能听到宪兵抓捕的警车(时称“飞行堡垒”)凄厉的警笛声。张乐平和韦布都收到了无头无尾的恐吓信:“不准拍三毛**!不听话,于你不利!”“三毛再搞下去,当心脑袋!”信中赫然夹着子弹!韦布拿来给我们看,但我们都毫不迟疑地坚决搞下去。

  在这个困难危险的时候,翰老说:“资金现在难筹没关系,有我们昆仑公司,‘三毛’一定要拍好。”又对韦布说:“这种情况下,独立制片人很难拍这部**,还是由昆仑公司来承担吧。”于是,“昆仑”退还了韦布购置版权的资金。我和赵明本来就是“昆仑”的人,韦布仍为制片人之一,并兼任制片主任。

  翰老这么有成就的剧作家,却提出一定要深入生活,到流浪儿生活的地方去。这可使我们十分担心,于是组织决定,由我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方面保卫,一方面辅助。这是我艺术生涯中重要的一段时间,我们朝夕相伴,翰老敏锐的思想、认真踏实的作风、高超的编剧技艺,给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能在极度困苦中,得到一代宗师教导,是我的幸福。

  为安全计,翰老化装成商贾,戴着墨镜;我则西服革履,礼帽稍斜,像个“白相人”(上海帮会中人),深入到流浪儿栖身的“滚地龙”、黄浦江边废弃的下水道等地,亲眼看见冻死的流浪儿,被“收尸队”像扔柴棍似地丢到车上,芦席下的小手佝偻着伸出,脚拖着在地上划出痕迹,激起我们强烈的同情和愤慨!

  进入写作阶段,我俩化名租旅社,为躲避特务,二三天就换个地方。在“百乐门旅社”、“先施公司”楼上都住过。其中,还发生过一件趣事:一天,我们在小餐厅吃饭,突然,一位珠光宝气的**走到我们坐的角落,用四川话客气地跟“阳先生”打招呼,并邀我们晚上去“百乐门”跳舞。原来,这是“百乐门”的红舞女,是翰老做统战工作时认识的。她走后,翰老风趣地说:“严恭啊,第一,今天晚上你这位‘王先生’要去陪她跳场舞;第二嘛,我们得马上搬家!”就这样,辗转躲藏,每天我都尊欧阳师母之命,给她打个电话报平安。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翰老还要主持“昆仑”全盘工作,却经常将他对剧本的设想虚怀若谷地与我们这些年轻人探讨,地点多在湖南路“任公馆”(老板任宗德的家),热烈讨论后,夜深人静,就打开收音机听解放区的广播,那真是充满激情的日子。

  不久,翰老写出了《三毛流浪记》剧本的初稿,从艺术上解决了由无情节的连载漫画变为**剧本的问题。这不是按图照搬,翰老是抓住人物,深挖主题,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大胆构思情节。其中“三毛被收养为义子”、“流浪儿大闹公馆”的高潮戏,都是神来之笔,无论从人物发展还是影片结构都不可或缺。大家都很满意,翰老自己却觉得还要修改。

  摄制准备工作在加紧进行中。当时,我和馥馨住不起城里,只能在徐家汇郊区马家宅福华新村一座岌岌可危的木板房租了个亭子间。一天,翰老悄然而至,他压低声音说:“三妹、严恭,我马上要和田老离开上海,去香港,再北上解放区了。”我们一时反应不过来,但预感他一定是去参与大事(果然,后来得知是去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他接着嘱咐:“你告诉大家,我走了以后,剧本由白尘修改,我已经跟他说好了。”

  虽然,馥馨和我很想和他多谈谈,但为安全计,只有站在窗前,看着翰老沿着菜地小径匆匆走远。

  翰老的一稿,充满对流浪儿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喜剧大师陈白尘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增强喜剧因素。写喜剧,以反面人物为主要讽刺对象还比较好办,然而,以正面人物,又是儿童,创作则难上加难。白尘先生很好地解决了剧本阶段的第二个难题。白尘先生修改一稿后,也因受迫害匆匆离沪。接着由他的学生和晚辈、喜剧名家李天济再“通”一稿。

  昆仑公司决定,细致的部分最后定稿,由我和赵明在分镜头时解决。我们俩深感责任重大,只有当作革命任务去全力完成,决心在翰老和白尘先生创作的基础上,牢牢抓住人物性格,展现性格与深灰环境的冲突,坚决不走劳莱、哈代庸俗滑稽的路子。要使人笑,但不搞硬性说教,又寓意深刻,使人带有泪笑。喜剧是我所钟爱,1939年创作的《闹元宵》,就是一次追求性尝试,这次无论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高层次、高要求。分镜头时,不离身边的一册剪贴的《三毛流浪记》几乎翻破。

  “三毛”是已经深入全社会人心的上海流浪儿,漫画家张乐平创造了这个成熟的艺术形象:既饱受欺压、凌辱,惹人怜爱;又聪敏机智,嫉恶如仇。“三毛”的外形亦家喻户晓,到哪里去找形神兼备的小演员?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担任戏份最重的主角,哪个孩子能胜任呢?

  儿童片的艺术创作工作,决不是从实际拍摄才实施的。苏联儿童影片导演大师告诉我们:“你能够找到适合剧作家所创作的,和导演加以研究、认识、想象的儿童形象,你的导演工作就完成了百分之五十。”只要是有过儿童片导演的经历,就会感到这不但是论断,也是一种实际经历的感慨。甚至可以说,如果演员选择错误,则影片可能百分之百地失败。

  昆仑公司要我承担这个挑选“三毛”的任务,指令“一定要找好”!于是,我跑了许多学校、福利院,还登报招聘……这期间,不少有势力的先生、阔太太向我推荐自己的子侄,应允入选了,就送我金条美钞,我当然不屑一顾。摄制日期一拖再拖,我们决心找不到理想的“三毛”决不开机!这个过程拖了两个月,当时的投资人表示理解,这在那个“赚钱唯一、金钱至上”的时候是难能可贵的,即使今天拍片也很难坚持做到。但“演员的正确选择,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这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虽然在商品社会导演很难坚持住,但这的确是成功的铁的定律!

  磨镰不误砍柴工,正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偶然间于“昆仑公司”大门外小巷里,看见一个小孩子玩弹球胜了,与“赖账”的大孩子之间“正义的战争”。那孩子倔强不畏的性格引起了我的注意,而且七八岁,头大、颈细、瘦弱,很符合“三毛”形象的要求,这就是幼小的王龙基。

  一些报刊文章中只强调了王龙基的倔强性格,以及外形、身材与“三毛”的相像,其实,作为导演,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他与“三毛”相近的生活经历。他虽然是“昆仑公司”着名作曲家王云阶的儿子,但那个年代,艺术家常常一贫如洗,生活难以为继,王云阶一家从成都流落到山东,又从山东到上海。甚至在龙基小的时候,曾因家中实在困窘,父母两次忍痛将他送人。一次丢在学校门口,已被人捡走,终于舍不得又抱了回来。龙基四五岁时,眼睁睁地看着弟弟因无钱医治,在父母的怀里夭折。后来父亲重病住院,家产卖光,连最后一床被子也送到医院。母亲带着他,只得睡在稻草窝里。因为没钱吃饭,小龙基曾经饿至昏厥,甚至连胆汁都呕吐出来。这些和“三毛”流浪相近的生活经历,才是龙基演好“三毛”的根本。

  我一直坚持儿童演员也必须内在素质和生活经历尽量与角色相近。尽管在那个时期极少采用非职业演员,但除王龙基外,其它流浪儿都选自福利院真正的流浪孤儿,他们演出的真实感很强。这大概是国际影坛评价《三毛流浪记》影片时,断言中国早就开创了民族的“新现实主义”,甚至,比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流派早远的原因之一吧。

  王龙基小名叫王贝贝,是个有天赋的儿童演员,史东山先生看见他就说:“哈,‘老’演员来了。”因为没演“三毛”前,他就在《新闺怨》中和白杨配戏,还在《艳阳天》中演小牛牛,这是曹禺先生编剧,并很难得亲任导演的影片。王龙基的表演使曹禺先生很后悔:没有给小牛牛写更多的戏。于是亲自教小龙基国语和演技。此后王龙基又在“昆仑公司”的影片《关不住的春光》、“文华公司”的影片《母亲》中出演。“三毛”招聘,王龙基一家都知道,龙基极喜爱“三毛”,有心跃跃欲试,但父亲王云阶深感责任重大,不忍八岁的孩子就承担这部全社会关注的**的沉重压力,始终隐而不发,直到我无意中发现了龙基。

  儿童演员需要身世经历的基础,但是否需要体验生活呢?仍然要!我们坚持这一点。我和赵明虽然在当时没有处理儿童演员的经验,但在演剧队时,始终坚持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我们决定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由我亲自带着王龙基去体验生活。

  于是,我和王龙基去了流浪儿出没的地方:在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在外滩,流浪儿有的在卖报,有的在捡烟头;在外白渡桥桥洞下,他亲眼看到栖身在那里的流浪儿凄苦的生活;在北四川路拱形桥,流浪儿争抢着推三轮车过桥讨几个零钱;而在风雪凛冽的夜晚,看到饥寒交迫的流浪儿颤抖地围着熄灭的炉子取暖,我俩都流下了热泪……王龙基是天才的,八岁的他竟然在我的鼓励和保护下,像有艺术禀赋的演员们一样,勇敢地进一步融入流浪儿生活,和流浪儿交了朋友,一齐在桥上推车;甚至不怕脏臭,同去饭馆后门抢剩饭……正是因为他有自身贫苦经历的体会,有强烈的同情心,于是很自然地融入角色,并以其出色的表演才能,创作出了经典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他演好“三毛”的关键。

  值得高度赞扬的是,王龙基还具有极强的吃苦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影片从1949年春节后开拍,“三九四九难出手”,寒气逼人。整个拍摄中,为真实再现流浪儿的悲惨生活,要求“三毛”始终穿着极少极破的衣服,尤其是全片都要光着脚。八岁的王龙基,从来没光过脚,孩子的嫩皮肉在马路上走,真是刺痛钻心,但他没退缩闹性子,最后硬是磨出了一层老茧。特别是,在连大人穿着棉鞋都冷得跺脚的时候,他仍然光着脚直接站在冰冻的地上,不仅难能可贵,而且其坚韧的精神超过大人,令人喜爱之外更添敬佩。应当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童星。

  “三毛”的造型,由化妆大师辛汉文精心设计,张乐平先生第一眼看到就说:“他就是我的三毛!”

  在拍摄中,如何处理儿童演员是个整体性系列问题。我认为,从挑选儿童演员开始,到演员进入摄制组,导演都要全力以赴。因为儿童演员首先是“演员”,他演的不是本色生活,有一个我称之为进入“假定情境的游戏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极为重要,是全片能否演好的关键。

  特别要强调的是,从导演营造“游戏”的气氛和情境,到引导小演员进入角色,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其本质是对孩子真挚深沉的爱,切不可本末倒置,把儿童演员当作工具,哄哄骗骗。孩子对人是极其真诚的,他们幼小的心灵十分敏感,对于真诚的爱他们所作的回应,能使久经沧桑的大人亦会激动得心灵震颤,潸然泪下;而对于虚情假意,他们也能明辨细微。

  小“三毛”一入摄制组,就和我与赵明住在一起,朝夕相处。我们喂他吃饭,给他穿衣,惦记他的冷暖甚至上厕所……在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上,建立了坚实的信任感。这样,当你引导他进入规定情景时,他坚信导演叔叔说的都是“真实”的,特别是一些他没经历过的,甚至是引起他恐惧的场景、动作,他坚决相信你是对的,并且一定会保护他的,这十分重要,一些“狗咬”、“从地下捡包子”、“垃圾盖满身”等戏,就容易拍了。即使这样,他还是会突然闹起别扭,怎么也不肯喝“浆糊”,尽管已经把刚才拍摄苍蝇爬过的那缶换掉了,而且是加了藕粉和糖的糊糊,他也坚决不肯。到最后,只有我先捧起来喝了半缶,他才乖乖地“喝”了。我和龙基有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不但艺术创作取得了成功,在拍戏结束后,他还坚决不肯和家里人回去。

  既然表现流浪儿,街头外景占了四分之三强。除“市场一角”为场地外景,其余大部分则为街头实拍。这是拍摄中的难点。上海人多,街道拥挤,特别是北四川路桥等繁华地段。沪人多喜凑热闹,当地话叫“白相相”、“轧闹猛”。那时不像现在,可以请公安局截断交通。即使可以,当局想封杀“三毛”还来不及,更不要说送上门去,况且,也付不出那么多钱。唯一的办法就是:现场抢拍!

  “现场抢拍”是我们那个时代独有的,是被“逼”出来的,涉及摄影、灯光、服化道一系列的工作。事先采好景,每个部门的任务、地位、技术要求都由导演统一计划、协调好。实拍时几乎在同一时间,汽车急速停在指定地点,三下两下搬出器材,机器快速架好,不可能现场测光。场务人员组织群众演员暂时隔绝行人,这才把“三毛”往地位一放,掀开包裹他的毯子,立即开拍!拍后立即撤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从容搞艺术,确实不易,但也是被逼出来的本领。当然,王龙基的悟性和表演天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导演对非现场排练、对儿童演员做假定性的语言启发,使之仅在人中看到现场就能体会导演的要求,以及摄制的全面协调指挥等等,这里有很多经验和技巧。

  “三毛,三毛,快快‘流’……”

  《三毛流浪记》摄制组总共十七人,大大少于今天的编制,个个都是多面手,努力钻研技术,肯动脑筋。虽说在当时谁做得比别人差,就砸了自己的饭碗,但他们敬业、认真、负责的精神仍使我很佩服,也保证了摄制顺利进行,这是值得现在的**工作者学习的。

  影片前一阶段摄影师是朱今明,后另有任务,继由韩仲良担任。两人的艺术感觉都很好,特别是在街头抢拍中,更体现出娴熟的技巧。美工师张汉臣极善于动脑,用很少的钱,就可以搭出很漂亮的景。豪华公馆大厅场景,很少人能看出是模型接顶,为影片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公馆豪华舞会”一场戏,有许多当红明星参加,而且不要分文报酬。有意思的是,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号称“影坛噱头专家”的老板,为给自己拍的**“扎场子”,就给所有的明星发了舞会的请帖。在舞会现场,他装做拍新闻片,事后剪辑进自己的影片中,并在海报上注明:“沪上全体红星出演。”引起舆论大哗,还打了一场官司。我们当然不会那样做。《三毛流浪记》的确是影星们主动参演的,为一个儿童演员配戏,俗称“捧角”。这只能用他们出于对现实中“三毛”命运的关爱来解释。尤显珍贵的是,参加演出的有极少出境的名导演沈浮和应云卫伉俪,大牌明星有赵丹、黄宗英、魏鹤龄、上官云珠和可爱的小女儿姚姚、孙道临、吴茵(孔二**造型)、中叔皇、蓝馥馨、林默予、梁明、项堃夫妇、朱琳、沙莉、熊伟、章曼萍、许兰等。这在中国**百年中,属“空前绝后”之举,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和一起苦斗过的伙伴,仅在此向他们致以谢意。

  《三毛流浪记》于1949年2月下旬正式开拍,租借“中电二厂”场地,得到厂长徐苏灵的大力支持。至4月,在拍摄中已时常隐隐听到解放军的炮声,上海的天就要亮了!敌人迫害更加疯狂,在大部分场景已抢拍,但未全部拍好,更来不及做后期的情况下,组织上指示:目前特务猖狂,形势危急,胶片设法密藏,人员分散隐蔽,迎接解放。

  在匆忙转移中,我不慎将身份证和仅有的几块银元遗失在黄包车上,更增加了危险性,所幸躲过了难关,全家人藏到了解放。

  1949年5月27日,半个月蜗居在屋,躲避枪炮的上海市民,突然感觉外面安静下来,清晨推门,居然看见屋檐下冰冷潮湿的地上睡着浑身硝烟的解放军。就凭这一点,老百姓认定这军队是人民自己的。上海欢腾了,人民乐疯了!“昆仑公司”的职员纷纷涌上大街欢迎解放军,朱今明抢拍下许多弥足珍贵的解放军入城的镜头。

  随军进驻上海,穿着军装的夏公(夏衍)任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他进城的第二天就打电话给“昆仑”,并告诉我们文教委员会主任是陈毅司令员,可见党对文教工作的重视,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和自豪。

  **工作由于伶同志主管,他时任“文委”委员、文艺处副处长。组织决定以“昆仑公司”为主干,并从“昆仑”抽调人员接管国民党办的“中电”一、二厂。

  我和赵明、韦布跑到市军管会,于伶同志笑着握住我们的手说:“《三毛流浪记》,要快快的‘流’!……”

  于是我们找出了封藏的胶片加紧工作,重新构思,抢拍未完成的“豪华舞会”、“大闹公馆”、“四四游行”等重要场景,并根据现实时代的发展,加拍了“三毛”迎接解放的结尾,使这部**成为有双结尾的作品。但仍从人物性格出发,与前边“四四儿童节”三毛领着流浪儿游行的一场相对应,力求在结构上完整。

  这个结尾颇有争议,当然,从以社会批判为人文基础的“新现实主义”看来,这个不协调的一笔。然而,在刚获解放的举办欢腾的形势下,是真实的,也是符合观众心愿的。即使国外的评论也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在法国上映时就有评论认为这个结尾“合情合理”,不属于赘笔。联想到苏联名片《战舰波将金号》轰动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屡获世界**节大奖,成为世界**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品,说明并非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拍摄的影片,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中就一定没有观众。关键在于影片不是硬性说教,而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真实动人,合情合理;在艺术上达到高水平,以生动可信、可爱的艺术形象感动观众,以艺术的魅力震撼观众心灵,就可以赢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同。

  9月底,在“开国大典”前夕,作为新中国正式公映的第一部党领导下拍摄的儿童片——《三毛流浪记》,首先在上海“大光明”、“美琪”等影院公映,第一场就在过去专放外国片的大光明影院,观众反映强烈。全上海连演两月,场场爆满。

  10月,《三毛流浪记》开始在全国上映,引起“极大轰动”(报刊语)。王龙基在宋庆龄副主席带领下,到各地举行救助流浪儿童、建立“三毛乐园”的慈善义演,在南京等地完全达到了今天“追星族”般地热烈欢迎。据报载:在南京新都戏院举行的南京首映式上,王龙基一出场,影迷就疯狂了,人们竟抢去他的帽子作纪念,也想看看他的“三根毛”。个子矮小的王龙基站在舞台银幕前,用童稚的声音对观众说:“谢谢大家喜欢我,我是王龙基,演了小三毛,请大家把爱三毛的心,去帮助马路上正在流浪的真的‘三毛’,谢谢大家!”

  在张乐平先生漫画的基础上,影片的艺术创作获得了成功,直至今日,影片“三毛”的形象已成为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典型,深入全社会,可以说中国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并深深喜爱“三毛”。

  值得谈起的是,毛主席在革命年代,也曾顾不上照顾自己心爱的儿子,毛岸英兄弟都曾沦落为流浪儿。《人民日报》曾刊登毛岸英夫人的回忆录,其中提到:毛岸英同志在看**《三毛流浪记》时,不禁流下热泪,感慨地谈起幼时当流浪儿与“三毛”有同样悲惨的遭遇,真实的情景仿佛在现眼前。

  一位旅美的艺术家曾与我切磋,他讲到一部**的社会影响,必须能从单纯的**院走向社会,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才是经典传世影片的标志。他举出美国有“米老鼠”,我脱口而出:“我们有三毛!”

  是的,在这场对比中,我们用不着自惭退缩。一部影片对社会的影响有不同方式,不可一概而论之。然而,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确实是重要标志,作为一个民族的**绝不可少。作为一部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影片,《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不仅成为那个时代的,甚至超越具体时期,成为一种人生境遇、一种性格的不朽的经典形象,而且其形象的玩具、、商标广泛面世,各种艺术形式、工艺美术、电视连续剧、动画片等作品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不断翻新再现,流传在城乡,遍及全国各地。值得说明是,美国**形象的推广,是有意识、有强大资金的商业运作,而我们的“三毛”则基于人心所向,完全是自发深入,这更难能可贵。

  在中国,作为一部**的艺术形象,能被全国人民公认喜爱,延伸扩展到各领域,与时俱进,这说明“三毛”的**形象已经上升为民族的经典形象。可惜,到目前看,儿童故事片中“三毛”还是我国唯一的,期望我们有更多的艺术形象能像“三毛”那样成为深入百姓生活的经典形象。

  在中国**百年诞辰世纪大典的历史时刻,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三毛流浪记》予以了评价,指出:“(《迷途的羔羊》和《三毛流浪记》)为配合当时中国革命形式,反映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和革命意愿,迎接斗争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中国**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尤其是三毛这个旧中国都市流浪儿的典型形象,成为国产**人物画廊中不朽的经典。以其个性鲜活、意义深远的艺术魅力,长期存留在观众心中,并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赵实:《儿童**心系祖国的未来》)

  我将这高瞻精神、分量很重的评价,视作是对党的左翼**的政治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功绩的赞誉,我个人只是党领导下的一员,这是对我的勉励。

  至今,此片仍然每年于“六一”儿童节在各电视台播放,据中央电视台统计,这是回放率最高的一部**,成为群众自发喜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传世之作。1958年和1980年,为满足观众的需要,全国两次重新印制了该影片的拷贝。

  至今,**《三毛流浪记》已经先后录制成数十种版本的录像带、VCD,最近又开始出版DVD,而且都是发行量最大的。

  为中国**诞辰百年新建的中国**博物馆儿童馆中,《三毛流浪记》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片的地位得到确认,并由泥人张塑了“三毛”等身像,作为艺术经典形象放在显着位置。

  《三毛流浪记》还先后被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最适于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影片”和2005年“纪念中国**诞辰百年”的百部优秀影片之一。

  的确,建国后到“文革”,因为对左翼**极左的错误评价——尽管毛主席早就高度赞扬了左翼运动的功绩,甚至与军事斗争并列为文化战线的胜利,但《三毛流浪记》始终不能堂堂正正地作为中国**的代表参加国际**节。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拨正航程,颠倒的历史被还原了本来的面目,《三毛流浪记》也终于获得公正的评价。

  《三毛流浪记》终于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1981年5月21日,《三毛流浪记》在法国戛纳**节“中国日”放映,立即引起轰动。此后,法国各大报刊纷纷发表评论,电视台播放了专题节目,机场、商店、餐厅、咖啡馆张贴了大幅海报。在巴黎等六大城市连映近六十天,观众仍很踊跃。1981年《国外**参考资料》(中国**家协会编)登载了当时国外的热烈反映,并以“中国的《寻子遇仙记》、《雾都孤儿》”、“中国的新现实主义”、“精湛完美的佳作”为小标题,详细翻译了国外评论对《三毛流浪记》从思想性到艺术性全面予以褒扬的原文。

三言二拍的剧情简介

《三言二拍》有200个以上的故事,其着名故事简介如下:

1、莘瑶琴出身在汴梁城郊一个开六陈铺的小康家庭,自小聪明灵秀,十岁便能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无所不通。靖康之难,汴梁城破,瑶琴在逃难时与家人失散。

后来被人卖了,唤作美娘,王美娘凭着自己的才艺和容貌,得到“花魁娘子”的称号。一年二月的一天,朱重为昭庆寺送油之后,碰巧看见了住在附近王美娘,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一年之后,美娘被福州太守的八公子羞辱,流落街头,寸步难行,恰巧遇见经过的朱重。朱重救了她,美娘为了回报朱重,嫁给了朱重,又认出了店里的亲生父母。朱重最后也与父亲相认,改回原姓,于是皆大欢喜。

2、徽州府岩子街有户卖酒为生的夫妻,丈夫叫李方哥,其妻陈氏生得十分娇媚,李方哥拿了银子回家给陈氏看,并劝陈氏忍得一时羞愤,以图富贵。

程朝奉得了线索便重金悬赏,将近一年时间才捉到这个游僧。原来这和尚那日见李家门没锁,大胆进去想偷些东西,但看见了陈氏不由心里动火,陈氏拼死反抗,和尚一怒之下就把她杀了,把头扔在了上三家铺的架子上。

3、北宋时,辽国有个棋艺高强的女棋手妙观,被朝廷册封为女棋童。她设了个棋肆教授门徒,其中不乏王公子弟。妙观作为老师,自然是矜持有加,不苟言笑,落得阳春白雪,无人敢高攀。

这时有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蔡州青年周国能,从小爱下棋,又得到一位老道指点,更是国内无敌。妙观很生气,想和国能比个高低。为了谨慎起见,她派手下第一高徒张生去试探国能的本事,不料张生在国能先让三子的情况下竟然败北。

4、新任知县苏云与妻子郑氏带着家人苏胜夫妇由涿州老家走大运河南下赴任,不想行至仪真,坐船漏水。众人换上私商徐能之船,被贪财好色的徐能划到黄天荡,杀死苏胜夫妇,将苏云捆缚后掷入水中,劫持郑氏妄图霸占。

5、成都参将之女闻蜚娥从小练得一身武艺,后巧扮男装化名闻俊卿,和杜子中、魏撰之同窗读书。俊卿和子中、撰之都很要好,但更中意子中。闻俊卿射箭择偶,内心暗卜,拾者为夫。本来是子中拾到箭,但俊卿来时子中有事先走了,箭落到了撰之手里。

6、浙江永嘉杨谦之授贵州安庄县令,要去赴任。安庄县地接岭表,南通巴蜀,蛮獠错杂;人好蛊毒战斗,不知礼义文字,事鬼信神,俗尚妖法;产多金银、珠翠、珍宝。杨谦之在忧虑中启程,来到镇江搭船,在船上认识了一位会法术的游方僧人。杨谦之把贫难之事都与和尚说了,和尚答应替他寻个有法术手段的人相伴前往安庄县。

扩展资料

《三言二拍》重要演员表介绍

1、奚美娟饰演郑氏

1955年生于中国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影视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央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

2、李国华饰演

1946年生,重庆市人。1961年毕业于四川省戏剧学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40多部话剧及80部集**、电视剧中任主要角色。

关于“中叔皇主要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2418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