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败毒颗粒对手足口病有效么(中草药名方:人参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
-
金叶败毒颗粒对手足口病有效么
网上有关“金叶败毒颗粒对手足口病有效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草药名方:人参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种药物属于一种常用的中成药药物,主要的成分有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和鱼腥草等,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对部分细菌感染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如果是轻度的手足口病,可以用这种药物治疗的,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的,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住院正规治疗的
中草药名方:人参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对组织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使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并可逆转模型小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低下;可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
人参败毒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异名(《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组成柴胡(去苗)甘草(烂)桔梗人参(去芦)芎藭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900克
用法上药十味,研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功用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
方论方中羌活、独活善祛一身风湿之邪。解表止痛;柴胡、薄荷、川芎疏散风邪,助羌、独解表疏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祛痰;人参益气扶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在表散药中配用人参一味扶正祛邪,可鼓邪从汗而解。正如吴昆所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气,故日败毒"。综合全方,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之功。对正气不足,感冒风寒湿邪,或疮疡、痢疾初起,见有上述症状者,皆可应用。
提醒您:人参败毒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金叶败毒颗粒是抗病毒药品吗
不是抗病毒药品,属于中成药。成份是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 鱼腥草。
金叶败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症见发热,咽痛或乳蛾红肿,流涕,咳嗽,咯痰,头痛,口渴等。
小孩患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
手足口病的病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宝宝,大多数的宝宝是可以自愈的,仅有少数病症严重者可能会引发心肌炎等疾病。目前暂时没有有效药物对手足口病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的表现手足口病最开始是发烧,持续3-5天。退烧后四肢、手部、屁股、脚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或者小包,有的宝宝唇部周围也会出现疹子。疹子慢慢会转变成疱疹,内部有少量液体,周围呈红晕。疹子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一般一周内自愈,不会留下疤痕和色素沉积。
手足口病治疗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相对应的药物治疗,首先,发现患病宝宝必须要隔离,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宝宝,避免传染其他小朋友。接触的人应该及时消毒,切断传播途径。要及时给宝宝剪指甲,如果宝宝指甲长,把疱疹弄破了,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感染。宝宝的衣服被褥都要定期清洗晾晒,尽量选择纯棉衣物。可以给宝宝喝些清热解毒的药,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当发现宝宝臀部有疱疹时,要及时清理大小便,防止感染。
手足口病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接触患儿,如果不小心接触手足口病宝宝要及时消毒,注意观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如果外出也要带着洗手液给宝宝洗手。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地方如游乐场等。公共场合一般空气流通差,细菌较多。家里要经常通风,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2家里的玩具要定期消毒,还有宝宝的餐具水杯等等,注意个人卫生情况。平时要注意多带宝宝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饮食也要注意均衡,水果蔬菜蛋白质都要补充。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小儿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是也不能忽视它的危害程度,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手足口病怎么治疗最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手足口病的症状1、发热:
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伴随发热持续1~2天,发烧的体温大约在38℃左右(宝宝的正常体温和大人是一样的,都在36~37℃),并且出现丘疹或疱疹。(如有体温持续不退,持续高温,建议尽早就医,以防引发并发症。)
2、厌食: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如下图)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所以在吃东西格外疼痛,患儿因而出现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因此建议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
3、口腔: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有疼痛,像绿豆大小散落在口腔内的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同时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
4、手足臀疱疹: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5、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初期吃什么药拜托了各位 谢谢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 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关于“金叶败毒颗粒对手足口病有效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jndzxx.com//zhishi/2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