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5种技术)
-
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
网上有关“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5种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贝克认知疗法是一种针对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心理治疗方法。
贝克认知疗法是一种以改变思维模式为主要目标的精神治疗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贝克博士创立。该疗法通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情绪问题。贝克认为,人类的情绪和行为是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持久地有着消极错误的思考方式,就可能会导致负面情绪产生。
因此,贝克认为通过改变个体负面的思维方式,并据此制定新的认知策略,可以有效地调整他们的情绪状态。这种治疗方法以“认知-行为”为核心理论,将闹心和不良情绪所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其内心长期积累下来不合理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它教会患者如何更加准确地看待自己、他人和外界,并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行动控制方式。对于患有各种情感障碍及人际困境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鼓励患者探索、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方式,并评估它们是否合理。
如果存在不合理的想法,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运用可行的证据进行评估和重构,重新制定认知策略。通过多次的训练和练习,患者可以建立起积极、合理、健康的认知系统,进而摆脱种种心理障碍,使人生更加健康快乐。
贝克认知疗法的不足:
1、由于需求量大,许多贝克认知疗法的专业心理治疗师通常费用较高且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治疗。这可能对与经济困难或无法安排足够时间的人来说不切实际。
2、贝克认知疗法对于一些重度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适用性有限,不适用于重度精神疾病。
3、贝克认知疗法主要基于个体自身的思考模式,因此可能无法有效运用于某些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的人群中。
4、贝克认知疗法可能需要病人坚持进行几周到数月的连续治疗,如果病人无法坚持此类治疗,则很容易出现疗效受限或者复发的风险。
5、当治疗师挑战和质疑病人的思维方式时,可能会导致这些个体感到沮丧、崩溃、害怕及其他不舒服的情绪反应。这样一来可能对神经过敏等患者产生不利作用。
6、如果病人身处严重危机中,例如自杀倾向或药物滥用等,那么贝克认知疗法可能无法即时达到相应疗效。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5种技术
目录:
第一章:认知疗法让你发现自己的另一面。
第二章:给身心留个“缝”。
第三章:转变观念,走出强制的泥潭。
你觉得你还有另一面吗?当你面对别人的评价,讨论自己能不能正确看待,或者觉得自己很完美,没有错的时候,你是否经常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给别人贴标签?
认知疗法让你发现自己的另一面。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创立了认知治疗学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学派倡导的治疗理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认知治疗包括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其中发现并纠正“认知扭曲”(错误的思维或信念),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问题,是认知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小链接:
来访者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扭曲自己的感觉、感知、记忆和思想,造成生活上的不适。常见的认知扭曲形式有:读心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想别人在想什么)、黑白分明(一切只有对错好坏,没有灰色地带)、标签化(对自己或他人整体给予负面评价)、过度概括(在信息很少的情况下得出整体结论)、武断推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妄下结论)等。认知疗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现并纠正这些认知扭曲。
根据认知治疗理论,人们对生活事件的情绪反应与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或评价有关,但人们往往只关注他们的情绪,而忽视他们的思想。所以,当你的生活陷入困境,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你“未经审查”的信念在作祟?
赵老师生长在单亲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不愉快的回忆。他小时候和妈妈、奶奶、爷爷一起生活,只见过爸爸一次。他母亲有些精神问题。从六岁起,他就经常在早上被噪音吵醒。在他眼里,妈妈不喜欢他,经常骂他是傻子,尽管他学习成绩很好,也很聪明。除了谩骂和喊叫,母亲还经常对当时还小的赵老师使用暴力。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妈往他脸上扔了一个玻璃杯。所幸只是皮外伤,但他当时吓坏了。
他在中学的时候,被一些同学忽悠,欺负,甚至殴打。虽然他想家,但他害怕回去。成年后,赵先生的生活很不稳定:有过两段婚姻,都以离婚告终;频繁换工作(不少于15次),反复经营失败,中间长期失业;人际关系不好,后来又开始酗酒。
如今,33岁的赵回首往事,感慨道:“我身后是一条破败不堪的路,——只剩下残魂残命。”
缺乏父母的关爱,精神病母亲的虐待和暴力,在学校被同龄人欺负等。赵老师的这些经历真的很让人同情。但这些是赵**屡次婚姻失败、工作不成功、酗酒的根本原因吗?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发现,其实赵**的头脑中存在很多认知扭曲的现象。与其说是那些遭遇,不如说是这些错误的信念让赵**现在的生活饱受阴霾。
比如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赵老师的想法:“别人会因为我妈而否定我,甚至我老婆也看不起我。”
想法不理智的原因:赵老师从小被妈妈批评,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成年后,我经历过两次婚姻,每次都以吵架告终,工作和事业都不成功。这些负面经历让他变得敏感多疑,对周围的人普遍缺乏信任。他习惯了用读心术的方式去解读身边有能力的人,认为他们总是贬低和嘲笑自己。
改变我的想法:与其总想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我,我不如更主动地和他们沟通;客观分析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同情和关心”、“中立”还是“贬低”?我相信,持前两种态度的人远远多于后者;我要认真收集和记录别人对自己的好的评价,看看自己的想法有哪些证据站不住脚。
比如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
赵老师的想法“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要么反对我,要么支持我。”
想法不理智的原因:赵**换过很多工作:很多次因为和同事或者老板吵架而辞职。在赵老师看来,“批评我的都是坏人,赞同我的都是好人”。在这种“非黑即白”思维的影响下,赵老师对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容易走极端。她经常因为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人际关系的紧张反过来又强化了赵老师的“黑白分明”的嫉妒心。
换个思路:人是复杂的群居动物,很难简单定义为“好”和“坏”。大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另外,人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所以工作和生活上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和同事交往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求同存异。就像一天有“夜”和“日”一样,不能只喜欢稻草天而喜欢“夜”。
比如治疗酒精依赖问题。
赵老师的想法:“所有人都不接受我。喝酒是我忘记烦恼的唯一方法。”
赵从18岁开始酗酒,24岁后嗜酒如命,越喝越多。他越来越依赖酒精。他说:“我每天都渴望喝酒。我想逃离现实,逃离自己。”其间,赵多次尝试戒酒,均未成功。
想法不理智的原因:赵老师人际关系不好,导致“所有人都不接受我”这种过于一般化的结论。她避免社交,生活谦和,认为“只有喝酒才能让他忘记烦恼”。与社会的隔绝让他没有机会感受到人们对他的关心,而对酒精的依赖产生了短暂的快乐,让他不愿去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俗话说“借酒消愁,愁上加愁”。华也意识到自己对酒精的依赖,想要摆脱,却无能为力。
换位思考:这个世界上不接受我的真的是“所有人”吗?在我之前和周围人的接触中,我发现还是有人认可我,这说明我的想法太偏激了。现在我对酒精的依赖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酒精毁了我的生活。要走出困境,我需要寻求更专业的帮助。正如我的医生建议的那样,也许参加一个酒精康复组织的活动是个不错的选择。
发现并纠正来访者不合理的想法,让他们学会从更平衡、更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会让来访者的思想和情绪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访者会发现一个更理性更快乐的自己。
给身心留一条“缝”
在我住的小区里,有一家手工面馆,生意非常火爆。这家商店是李叔叔和他的妻子开的,他们快六岁了。他们做的面条既有韧性又好吃,来这里的食客络绎不绝。尽管如此,面馆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天中午才开饭,下午3点关门。有口无遮拦的大妈问老李:“这年头谁怕钱烧手?晚上再忙一会儿,不就多赚一倍了?”李大爷只是笑笑,依旧保持着他的“老规矩”。
饭后,我还和李大爷聊了聊,他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亲爱的姑娘,你做什么事都要注意适度。现在,你阿姨和我已经忙了一上午了,在空闲的下午,我们会一起去公园,遛鸟,下棋。这样既解决了温饱问题,又让生活变得轻松快乐。多好啊!如果像人们说的那样,我们俩整天忙忙碌碌,身体受不了,腰酸背痛,成了赚钱机器,那就得不偿失了!”我连连点头,从心底暗暗赞叹。
然后,李大爷给我讲了他年轻时的经历。叔叔是个木匠。他曾经是村里最有名的老师之一的老师。但是同样的木材,同样的做法,他做出来的产品总是不如师傅做出来的。黎叔深感不解。后来师傅突破了迷宫:做工的时候记得留缝,因为木匠讲究密度和适当的粘合,留个缝隙就好了,会给材料留出足够的空间紧密贴合。师父的话牢牢地刻在了李大爷的心里,成为他做人做事的方式。
“在你的心和身体上留一条缝”,一个朴实的农民老人的一句话,是如此令人回味。我们听过很多人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日子整天浑浑噩噩的,生活极其无聊”。能够这样感叹,是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一刻也停不下来,虽然快乐和宁静会随之而去。
有了这条“缝”,我们就不再一味地埋头赶路,就有足够的时间片段来回望昨天走过的路,规划明天要走的路;有了这条“缝”,我们的欲望不会变得无止境,反而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及时调整航向;有了这条“缝”,香茶、热茶、棋牌、字画都将一一走进我们的乡村生活,日子不再浮躁喧闹:有了这条“缝”,我们将真正做到身心合一,给“身”一个放松的机会,给“心”一片灿烂的晴空。身体好了,心情顺了,日子自然就舒服了。
绘画中的“留白”二字正是这个道理。给身心留下适当的空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也是一种遥远的境界,黎叔简单的快乐也是如此。
转变观念,走出强制的泥潭。
强迫症(OCD)是一种以反复强迫观念和行为为特征的焦虑症。强迫观念是以刻板的形式反复进入患者头脑的观念、表象和形象。强迫症行为就是患者反复做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和行为失控。知道这些想法或J-和动作是不必要的或多余的,病人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所以觉得很苦恼。
肖敏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她总是害怕自己被污染。在她看来,这个世界充满了污秽和细菌。以他们单位为例。单位对面有个娱乐场所。娱乐场所不干净,有艾滋病毒。单位有男同事去过那个地方,会感染病毒。如果他们坐在办公室的凳子上,他们就会感染病毒。因此,每天上班时,肖敏总是在下班回家后洗几次澡,否则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
你认为肖敏的思维“推理”不可思议吗?事实上,这是很多强迫症患者(比如像肖敏这样的强迫性洗涤患者)常见的思考和推理过程。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把这种联系和推理运用到生活的其他领域,所以他们的生活经常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寻求精神病学或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最明智的选择。目前,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强迫症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难以与药物疗法相比,甚至在某些患者中,认知行为疗法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通过帮助强迫症患者改变思维习惯,可以走出强迫的泥潭。
对侵入性思维的错误评价是强迫症的核心。
很多强迫症患者在患病初期都有过这种经历,即处于某种情境时,大脑中突然出现的想法、想象、冲动的意图等等,主要与污染、污秽、性、暴力、错误、背叛、宗教等有关。在心理学上,这种不可控制的侵入思维被称为侵入思维。正常和病理性侵入性思维的区别在于侵入性思维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而不在于其内容。
与正常人相比,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把侵入性思维的出现和内容,解读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需要负责任的标志。正是王的错误评价,使强迫性思维成为一种痛苦的体验和行动的指导。然后是强迫行为、中和策略、回避等。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暂时缓解责任感和焦虑感,使强迫性思维通过反复的强迫性动作得以长期维持。
年轻妈妈李霞也是外企高管,双博士。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丈夫依赖性强,夫妻关系也很好。她希望成为一个好妻子。李夏有个男孩,5岁。李霞来看病的时候很紧张,整天担心自己会做傻事。得知后,她脑子里经常有“掐死孩子”的想法。她认为自己学历高,工作家庭好,应该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享受天伦之乐,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因此,她试图监控自己的大脑,以避免这种不好的想法。但事与愿违,李夏越是在大脑中控制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反而越是出现。这种想法一出现,她就会紧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由于这个原因,她不敢独自照看孩子。
是什么让李霞变成这样?
记得宝宝出生不久,李霞既要照顾宝宝,又要忙公司的工作,还要应付老公的要求。她感到不知所措。李霞不记得那天是哪一天。孩子在哭,费了好大劲也哄不动。“掐死你,算了”的念头出现在李霞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李霞觉得自己不该有这样的想法。她问自己: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你就不是一个母亲,更不是一个好母亲。以后不能再有这样的想法了。于是,她开始要求自己更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不能有任何闪失。但事实上,当她专心致志的时候,还是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而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她只要在来看病之前看到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李霞对此很紧张。从她的情况发展来看,“掐死他”的想法偶尔会出现在她的脑海里,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思维。当一个人严于律己,道德水准很高的时候,这样的念头是不允许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的。她认为有这样的想法不是一个好妈妈,这样的想法出现的时候真的会有这样的行为。虽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和这样的事情是一样的。我要为此承担责任,受到良心谴责。她夸大了这种想法的危险性,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这种想法的后果,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因此,她强迫自己监控大脑中的想法,增加了这种想法的频率。焦虑和紧张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想法的频率,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当前疾病的发生和维持。
识别并纠正对侵入性思想的错误评价,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内容。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对强迫性思维的治疗主要是使侵入性思维正常化,并识别和纠正对侵入性思维的错误评价。
使侵入性思维正常化
90%的正常人都有过不愉快甚至令人沮丧的侵入性想法,这种想法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诱发的。在临床上,治疗师会先列出正常人可能会有的侵入性想法,让强迫症患者看。治疗师将帮助病人比较他们的侵入性想法和正常人的想法,看看有什么不同。其次,治疗师会让患者意识到,王畅和强迫性侵入性想法的区别在于当事人对这些想法的态度,以及它们对个人的重要性,出现的时间,不适的程度以及个人控制和消除这些想法的努力程度。约有2%的人因奇怪的侵入性思维而苦恼,所以治疗的目标不是消除侵入性思维,而是改变它。不是武断,而是对侵入性思维的解释和消除它的意愿是武断的。治疗的环节在于改变评估和控制强迫性思想的意愿,正确认识侵入性思想,放弃消除的努力。
利用提问,识别和纠正强迫性思维的扭曲评价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提问技术被广泛应用,主要是提出患者已经知道答案(但患者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包括六种形式:
概念澄清问题,如: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提出关于探索假说的问题,动摇患者坚信的观念和假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可能吗?
探究病人对某件事看似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因为病人通常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得出结论。你怎么知道的?你觉得这个理由充分吗?你可以不断地问“为什么”。
询问患者的观点。大部分患者的推论都是从特定的个人角度产生的,所以要问一些中肯的问题,提供其他正确有效的意见。比如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看这件事?你觉得这合理吗?这件事还有其他解释吗?
探究结果,即根据现有逻辑猜测会发生什么。问: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向患者提问,用自己的问题质疑患者的意见。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意思是.
对于这位患者李霞,我们首先要将“掐死他”的侵入性思维常态化,同时分析想法与行动的区别,讨论这种想法成为行动的概率。通过事实或行为测试,逐步动摇患者对这种侵入性想法的错误评价和看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临床上,暴露和仪式行为预防常被用于帮助患者发展新的适应性自动思维和认知评估等。这些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他们的仪式行为。在治疗的后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复发,对以后可能复发和反弹的患者,如睡眠不好、与同事或家人发生矛盾、感到不能胜任工作或学习的压力、抑郁等,进行指导和训练。
结论:给自己的头脑留一点空白,让自己在繁华的都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快乐,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文章原载《健康博览》,《心理与健康》,序号:2012年第04期,作者郭志华、尤兰、李占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5种技术为:现实检验、行为实验、反思录音、思维记录、情境重建。
1、现实检验:现实检验是指对某种情境下认知和行为的一种检查和测试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整并改正个体的畸形认知和行为方式,使其更适合适应现实中的情景。通过现实检验,患者可以重新认识并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和情绪的问题,达到自我认证和自我纠正的效果。
2、行为实验:行为实验是一种将个体投入到具体情境中实现认知改变的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患者自己去尝试,从中获得体验和总结,更好地反应出阻碍治疗的原因、自己的认知误区和错误的行为。通过行为实验,患者可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协调行为模式,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性。
3、反思录音:反思录音是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行为和情绪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可以让患者通过回听自己的录音而更清晰地发现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存在的问题。反思录音还有利于患者与治疗师之间在治疗中沟通交流,同时加深患者对自己的了解。
4、思维记录:思维记录是对于患者的具体思维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法。通过思维记录,可以找出患者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错误观念和偏差,帮助患者进行问题的发掘,实现对于自己感受的清晰洞察和分析。
5、情境重建:情境重建是一种将患者投入到畸形情境中,让其重新提醒自己的情绪体验,反思其产生的原因和处理的方式的方法。通过情境重建,患者可以获得情境下的感受和判断,帮助患者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和认知状态。
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方面:
帮助个体从认知、行为和情感改进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治疗,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简介
认知行为治疗简介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事件的见解等。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基本概念
"ABC"理论:
由Ellis提出。
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
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
事件和反应的关系:
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
举例:
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
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有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是事件本身。
自动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
举例:
看到狗便产生恐惧,在看到狗与恐惧反应之间有一个想法是这狗会咬我,还可能有狗咬人的恐怖的想象。狗会咬我就是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
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即这些错误思想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因而不易被认识到。
不同的心理障碍有不同内容的认知歪曲, 例如:抑郁症大多对自己,对现实和将来持消极态度,抱有偏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事事都不如意,认为将来毫无希望。焦虑症则对现实中的威胁持有偏见,过份夸大事情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
常见的认知歪曲:
(1)主观臆想:
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如某患者某件工作未做好,便推想所有的同事会因此看不起她。
(2)一叶障目:
置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不顾,只看细节或一时的表现而做出结论。如某学生一次考试中有一题答不出,事后一心只想着未答的那道题,并感到这场考试全都失败了。
(3)乱贴标签 :
即片面的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例如某一患者将孩子学习不好归于自己,并认为自己是个"坏母亲"。
(4)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 :
认为不白即黑,不好即坏,不能容错误,要求十全十美。例如某位患者有一次考试未达到预定目标,便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切都完了。
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支持每个自动思维的核心部分,类似于世界观、价值观等,它们是指导和推动生活的动力。这些信念被人们认定是绝对的真理,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大多数人会维持比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价值的”。
有心理苦恼的人多有负性的核心信念,例如,如果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没有能力的”,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会倾向于选择性地注意与此核心信念有关的某些信息,即使有积极的信息,他也倾向于消极解释,会持续相信和维护这一信念。
负向核心信念大多数和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与自动化思维不同的是,核心信念深藏在人的内心,不容易被清楚的表达,一般在治疗中和治疗师持续探询,才能了解。
检验假设:
认识并矫正认识歪曲、错误思想的一个方法是检验支持和不支持某种错误假设的证据。
例如,某一患者在受到挫折后,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别人都看不起我"非常抑郁,实际上,他成功地做过很多事,大学毕业,并曾经是企业经理。
检验假设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患者认识事实,还能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偏面的态度。
检查证据:
例如消极想法-积极想法;我很愚蠢-我会聪明些的;我从不知道如何讲话-我能够思考一些总是并表述清楚;我没希望了-只要努力,我会改变的;我太软弱了- 我会坚强起来的。
辩护律师:
“在挑战你的想法时,你可以想象自己被带到一次审判中,原告(自动思维)一直在起诉你,给你贴上你是无能者,懦弱者等标签。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扮演辩护律师,抨击这些证据。你必须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家庭作业:
根据治疗进程,给当事人留家庭作业,一般包括个人资料的收集,验证假设以及认知治疗技术的练习等。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
抑郁症
认知主题:
剥夺、挫败、失落。
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
核心信念:
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
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
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
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
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
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
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
(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
(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
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
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许多人认为我之所以心情不好是因为我遇到了倒霉的事件,好像是不好的事件带来的心理苦恼。在ABC理论中,由于有认知的作用,所以不好的事件是否会带来心理苦恼就不一定了,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成长和好的机会。这就是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观念:是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
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的关系:如果将心理活动比喻成一棵树,那么自动思维就是树叶,核心信念就是树根。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或自动思维来源于其深层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旦形成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这种影响太隐蔽,一般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所以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当遇到一些类似事件时会触发核心信念。
举例:
早年丧母的人长大后遇到不良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重大考试失利、患重病、遇到严重困难等可能触发其潜在的丧失感,表现为许多的负性自动思维,在不合理想法的影响下,越发不能考虑现实情况,将会逐步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最终彻底印证了核心信念,即“我是糟糕的,没有人能帮助我。我是失败的。”
所以只是单纯的改变自动思维不行,要想彻底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还必须从改变核心信念入手。
(1)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在行动中识别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替代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改变核心信念,所以行动很重要。
(2)治疗师会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求每天做。不合理的认知是经年累月形成的,要改变它们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再实践。所以认知行为治疗不是单纯的改变认知,而是在行动中体会和修正认知。许多人只重视认知,不重视行动,结果变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变成了一个认知理论家,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只有一部分人能够经过创伤却变强
“相反,只有那些选择深刻地记住它们,理解它们的人,选择认真地活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平静和力量。比起宿命,他们更相信自己。
当我们谈起“创伤”这个词时,我们容易联想到的是它给个体发展带来的各种不良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心理学家在针对各类创伤事件的研究中发现,有一部分经历过长期的羞辱或虐待、绝症、至亲离世、战争、恐怖袭击等创伤事件的人们,反而从这些经历中获得了积极的个人成长。这些人被称呼为“幸存者”。
幸存者这个词,一方面代表他们经历了负面的人生体验,同时更是一种力量的体现——这个词强调了“他们有力量度过了那些负面事件”。
1995年,Richard Tedeschi 和Lawrence Calhoun提出了“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的概念。创伤后成长是指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在创伤后,个体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
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都会发生“创伤后成长”,那么,是什么让一些人发生了这样的创伤后成长呢?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根据APA(1994)的定义,创伤性的事件是指与(实际的或威胁性的)死亡或严重伤害相关的事件,暴露在这样的事件中会使人感到害怕、恐怖、无助的情绪。
Tedeschi(2012)认为,能够引发创伤的事件往往包含以下特征:
a 事件的发生是突然的、令人意外的或不寻常的;
b 通常包含身体上的伤害,或者感到生命受到威胁;
c会使人产生失控的感觉。
在一些特定人生阶段的发生的创伤事件更容易使人脆弱,比如童年及20岁前后。
然而,研究者却在一些幸存者身上发现,在与创伤性事件抗争的过程中,尽管痛苦仍未消失,但他们也经历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比如,针对被关押在越南监狱长达8年的前战犯的研究中惊讶地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被释放后,都经历了持续不断的积极的个人成长。而且,那些经历最恶劣处境——反复的折磨、饥饿和肉体伤害的人,积极的成长会比他人更显着(Fretwell, 2013)。
Calhoun称,在他所研究的案例中,大约有35-75%的幸存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Kushner, 2016)。
这种成长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创伤的直接结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
Tedeschi(2004)认为,尽管名为“创伤后成长”,但在其中,促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幸存(surviving)的过程——是尝试与创伤抗争、最终幸存下来的过程,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长。尽管我们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尝试给创伤赋予意义,或者从中寻找创伤的好处,但当我们做出努力时,这种成长是真实存在的。
在每个经历创伤的个体身上,创伤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都是并存的。只不过在每个人身上这二者的配比不同。有一些人能够不断通过“幸存”的过程,克服负面影响,让自己产生更多的正面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创伤后成长既是一种过程,也是这个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Tedeschi和Calhoun(1996)认为,当我们与创伤性事件抗争时,会获得以下3个方面的成长:
1 自我的改变(changes in self)
不知道经受过创伤的你,是否曾经这样想过:“再坏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坏了。连面对这样的困难时我都能够处理好,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能应对的呢?”
在凭借努力度过创伤后,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加强大。研究发现,应对和处理创伤的经历,让幸存者们更加能够自我依靠,获得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的提升,改变了一些对自己的看法。
简单来说,他们对自己应对困境能力的自我评估会提高,而且也会更相信自己在未来遇到困难时会有能力去处理(Tedeschi, 1996)。这是因为我们会把自己在一次艰难情境中的幸存过程,更广泛加以总结和推论。
2 与他人关系的改变(chang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针对重病新生儿的母亲、以及失去父母的个体的研究发现,有60%的人都认为自己从这个过程中有所受益。20%的人报告说,这段经历使得她们的家庭关系更加亲密 (Affleck, 1985)。这是因为,创伤经历使他们意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有多重要,以及丧失亲密的人可以是一件多么迅速的事情,从而更珍惜和他人的关系(Malinak, 1979)。
一部分被父母忽视、虐待过的孩子,也会对家庭以外给予了自己爱的人(朋友、老师、恋人)等,有着更多的珍惜和感恩之心。这种珍惜会让他们拥有更紧密的关系。
此外,创伤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找到曾经被忽视的社会支持系统。受到创伤时,我们愿意自我暴露的程度会比以前更多,这种自我暴露则能够使我们寻找到合适的社会支持,当得到了回应是,我们会明白当自己处于困难中时是可以依靠他人的,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在被强奸的女性的报告中,有25%的人都说因为受伤害的事件,而和原本疏远的家人增进了关系(Burt, 1987)。
同时,我们也会因为自己体会过痛苦,而对他人的痛苦更加敏感,我们因此变成一个更有关怀的人。这一点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关系。
3 人生哲学的改变(changes in philosophy of life)
除了对自己和他人看法的改变,和创伤抗争的过程还会改变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在被查出癌症的女性身上,表现出了这样的变化:她们开始对人生的优先级进行调整,对自己该重视什么有了新的判断,比如,会更欣赏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享受生活(Taylor, 1984)。
从长期来看,与创伤斗争的过程最终增强了幸存者们的精神信仰,使他们人生的意义感增强。他们会获得情感上的释然,并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比如,相信好的事情和不好的事情都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而这并没有什么(Aldwin, 1994)。
创伤后成长是如何发生的?
——“创伤后成长模型”
关于创伤后成长是如何发生的,Tedeschi和Calhoun(2014)提出了创伤后成长模型:
1 首先,当个体经历创伤事件后,我们会在三个方面受到重大的挑战:
·在管理悲痛情绪上的挑战,即如何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极端负面情绪;
·在人生图式、信念、目标上的挑战,即如何处理自己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信念的怀疑,建立起新的、更高级的价值观和目标;(当创伤让你怀疑人生,你还得想办法重新树立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信念)。
·在生活叙事上的挑战:如何摆脱痛苦的叙事,建立起新的叙事方法。叙事(narrative),即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不仅展示了我们(已经)是怎样的人,也同时塑造着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对创伤的叙事,对象可能是他人(比如在互助组中),也可能是自己(比如写日记),但都会逼迫我们去直面创伤事件,直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2 大多数的个体会进入反复的思考,即沉思(rumination)。一开始,沉思大多还是无意的(automatic)、侵入性的(intrusive)(侵入是指不受你自己控制、明明不愿意去想却总是钻到你脑子里),这些思绪会自动进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反复进行和创伤相关的思考。
在沉思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能够自己减轻悲痛的情绪,对被动的沉思过程进行管理,进入主动、有意的(deliberate)沉思。还有一部分人,则会去外界寻求支持。他们会通过沟通、祈祷等方式来对他人进行自我暴露,并从其他榜样人物(比如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关于如何认知、如何处理的模范学习和支持,获得生活叙事的新视角,从而进入主动的沉思。
3 进入有意的沉思后,个体就能逐步改变认知图式(即你认识世界的一些基本框架)和叙事方式,进行新的意义发现,从而获得创伤后成长,并获得人生智慧(wisdom)。获得人生智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会使我们“不断地平衡反思与行动,衡量已知与未知,更能够接受人生的种种矛盾之处,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与人类存在相关的基本问题”。
创伤后成长中的认知策略
Zoellner(2006)认为,在“创伤后成长模型”中包含着几个重要的认知策略,他们对创伤后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积极的认知重评(Positive cognitive re-appraisal)
积极的认知重评,指的是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理解产生负性情绪的事件。它是一种“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即不要等到对情绪做出反应,而是在产生和接收情绪的当时,就对情绪进行重新解释。
认知重评是让幸存者感到强大、能够控制和管理艰难情境的最有效策略(Castro, 2016)。
认知重评的过程包括:当我们遇到一件让自己感受到负面情绪的事件时,先试着识别自己的负面情绪,给他们打标签,比如“我开始有愤怒的情绪了”或者“我感到非常焦虑”。然后,系统地重新分析这件事对我们个人产生的影响,以新的、乐观的方式去叙述和评价创伤,分析它对我们现在和今后的人生的积极意义。
· 有意的沉思(deliberate rumination):
对于创伤后成长而言,有意的沉思指的是“对于意义寻求、问题解决、回忆和期待的反复思考”(Martin, 1996)。如前文所说,经历创伤事件后,我们往往会先进入无意的沉思,再进入有意的、建设性的沉思。当有意沉思和积极重评相继发生的时候,创伤后成长的程度最高。
· 接受式应对(acceptance coping):
在对9·11创伤人群的研究中,使用“接受应对”策略,即在应对创伤时,平静地接受已经发生的创伤事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是能够促进创伤后成长的一项重要策略(Butler et al, 2005)。相反,如果采用防御性应对,即对灾难性事件表现出否认、愤怒,则不利于个体积极的成长。
· 追求意义感
2013年发表于PNAS的研究发现,快乐感和意义感往往并不重叠,快乐感往往更注重当下和利己,意义感则更长远和利他;并不是快乐感高的人意义感就一定越高,反之亦然。那些报告负面事件和痛苦挣扎(快乐感较少)的个体,人生的意义感更强,他们需要意义感,才得以在逆境中维持信念,相信自己是在获得更长远的、更宏大的人生奖赏。
研究也证明,如果一个人的意义感(meaningfulness)比较强,他们可能会更好地获得创伤后成长。在针对脊髓损伤的人群、丧失孩子的父母的研究中都发现,如果个体具有较强的意义感(觉得世界是有意义的,正面和负面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并且愿意去追求意义,认为具有挑战性的情形也值得为之投入),那么他们就会更好地获得创伤性成长(Zoellner, 2006)。
“那时候自杀都没死成,现在的每一天都像是重生。”从中我们发现有相似故事的主人深知自己的不幸,但他们从未忘掉那些过去,过去不是用来忘掉的——那些让你“忘掉过去,就能忘掉伤痛”的劝告永远是软弱无力的。相反,只有那些选择深刻地记住它们,理解它们的人,选择认真地活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平静和力量。比起宿命,他们更相信自己。
丁俊贵
2019年4月11日
贝克认知疗法的简介
贝克认知疗法简介(Beck's cognitive therapy)
贝克认知疗法的独到之处是:注重从逻辑的角度看待当事人的非理性信念的根源,以及通过鼓励当事人自己收集与评估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假设的证据以瓦解其信念的基础。
跟陌生的同事说话总会特别紧张,这样的自己该做哪些改变?
跟陌生的同事说话总会特别紧张,这样的自己该做哪些改变?
在人多的时候会觉得局促,特别一些聚会、人多的场合,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不想在他人注视下做事情,害怕出丑……这些都是社交恐惧症的症状,简单地说,就是不喜欢和别人相处、交流。那么,克服和陌生人说话紧张的方法有哪些呢?
克服说话紧张有不少的途径和方法,但在短期内算是比较有用的一种,就是“认知转变疗法”。
认知转变疗法,又称“贝克认知疗法”、“认知图式疗法”。这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他认为心理障碍不—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件,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的错误推论等也会引起心理障碍。
贝克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六种形式:
1、 任意推断。
即在证据缺乏或互相矛盾之时,武断地做出结论。
2、选择性概括。
即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
3、 过度引申,或称过度泛化。
即从一件琐碎的事件触发引申出关于能力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4、夸大或缩小。
即指对某些事物的过分重视或轻视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表现为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5、 双极式思维。
或走极端的思维,即把生活往往看成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绝无中间状态可言。
6、个人化。
这是一种变形的内疚心理。即在缺乏相应联系的情况下把外部事件的发生全都归因于自己的过失与无能。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说话感到恐惧,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持有一个不好的信念。
想克服紧张,你的内心至少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力量,暗示自己不要屈服于这种紧张,不要被紧张吞噬你的思想。你要懂得用一种非常坚硬的姿态,站直身体去对抗这种紧张,而不是蜷缩在一角,任由紧张在蚕食你的表现。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对紧张认输,它是你的挑战之一,你得努力去战胜它。
关于“贝克认知疗法的概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2114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
-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