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百家讲坛诸葛亮(是谁三顾茅庐)

百家讲坛诸葛亮(是谁三顾茅庐)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18    点击:  445 次

百家讲坛诸葛亮

网上有关“百家讲坛诸葛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是谁三顾茅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无疑是他外交活动中精彩的一笔。而孙权最后做出决定,还是他的根本利益所使,作为刘备集团的代言人,诸葛亮显然不可能代表孙权集团的利益。那么,是谁从根本利益的角度为孙权进行分析,从而使孙权下定了决心联合刘备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力挽狂澜。

诸葛亮出使东吴,充分地展示了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孙权审时度势,决定联刘抗曹。然而孙权原本是十分犹豫的,因为他降曹不是,联刘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那么孙权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呢?是诸葛亮说服了孙权,还是另有他人?如果另有他人,这个人又是用了什么办法去说服他?真正打动了孙权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孙权决策的背后故事。《易中天品三国》之“力挽狂澜”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孙权最后决定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掂量以后做出的决定,而能够帮助孙权算清这笔帐的人不可能是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是不是没帮孙权算账?也不是,诸葛亮是帮孙权算了账的,而且诸葛亮在说服孙权的时候使用的办法也是算账。诸葛亮帮孙权算了三笔帐:第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难临头最忌犹豫,你不能犹豫不决,你不能狐疑观望,犹豫不决和狐疑观望的结果是“祸至无日矣”,这是第一笔帐。第二笔账,诸葛亮告诉孙权,将军人多势众,刘豫州尚有余威。如果贵我两方联合起来,破操必矣,一定能打败曹操。这个账具体怎么算的我们在下一集还要讲。那么第三笔帐呢,是如果我们打败了曹操会怎么样呢?鼎力的形势就形成了。他的原话是:“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那我们就能造成一个三国鼎立,或者说三分天下的这样一个形势,这对于贵我两方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说诸葛亮是算了账的。

但是这个账呢,没算完;或者说,还算得并不十分到位;或者说,这个算法它还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看诸葛亮算的第一笔账,就是你现在不能观望狐疑,你必须在两种选择当中做出决断。那既然是这样的话,你就要把这两种选择的好处、坏处都把它说透了。哪两种选择呢?一个是对抗,一个是投降,对抗的好处诸葛亮把它算清楚了,投降呢?没说,如果孙权投降有好处,或者说孙权投降曹操的好处大于对抗曹操的好处,那么为什么不呢?这个他没讲。第二,对抗曹操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打赢了,一种是打败了,打赢了的好处诸葛亮说了,是什么呢?“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打败了呢?打败了会怎么样呢?也没讲。这就等于跟一个人说,哥们儿,咱抢银行去,只要抢成功了一辈子都花不完这个钱!逮住了呢?他不说,警察真来逮你,他不管,有这么帮人出主意的吗?但这个呢,不能说是诸葛亮能力和水平有问题,兵马未动先想败局,这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懂得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就是我们现在一些企业家也懂,你要做一笔生意你不能想我做成了以后我赚多少,你得想想我做亏了以后我赔多少。所以我的主张就是向来跟人家决策的时候你一定要朝坏处说,就是你这个事情做了以后最坏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你心理上还能够承受,那你就可以拍板,撑死了我不过如此如此嘛,不过怎么样怎么样嘛,我不在乎我就干了。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第二个,替人谋划要把话说透,这个道理他也不会不懂。

那么为什么不说?因为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开过来了,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不联合孙权,刘备集团是死路一条。何况诸葛亮初出茅庐,寸功未立,什么火烧新野,什么火烧博望,那是罗贯中帮他烧的,这个时候就个人而言也必须立下这初出茅庐第一功;何况如果不能够说服孙权,对不起刘备的三顾茅庐啊。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策略上,他只能够紧紧地把孙权抓住,只能这么说。

但你说孙权他心里就不明白?这也说不过去。我都想到了这些问题,孙权想不到?孙权智商应该比我高啊,那么我们就要问,孙权他为什么不问呢?那也只能有一个结论,就是在此之前已经先有人把这个账给孙权算清楚了,孙权有了底了,不必问。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 诸葛亮的一面之词避重就轻,明显代表着刘备集团的利益,孙权不是不明白,但是他还是决定联刘抗曹,这让人觉得有点奇怪,孙权为什么如此呢?政治家在做决策的时候,首先是从自己集团的利益出发。而孙权集团有着和刘备集团不同的政治利益,诸葛亮代表了刘备集团的利益,他只为孙权算清了联盟帐,那么究竟是谁为孙权算清了另一笔帐,真正促使孙权做出决定呢?

鲁肃,为什么是鲁肃呢?因为鲁肃是江东集团政治路线和政治战略的设计师。看过《隆中对策》这一集的观众朋友们都还记得,鲁肃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就有一个东吴版的“隆中对”,鲁肃在这个东吴版的“隆中对”里面提出来的战略是保江东而观成败,先三分而后一统,这是他给孙权做的规划。这个规划包括三步:第一步,保住江东集团的既得利益,这是你的根据地你不能丢了;第二步,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第三步,在适当的时候北伐,一统天下,称王称帝。所以鲁肃对于江东集团未来的发展是有一个成套的这样一个想法。那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鲁肃才主张孙刘联盟。因为鲁肃的这个战略规划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就是荆州必须在刘表的手上,因为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但是刘表死了啊,刘表死,荆州不是落在刘备的手上就是落在曹操的手上,所以鲁肃这才急了,才亲自跑到当阳去见刘备。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和刘备如果不能够形成联盟,诸葛亮着急,鲁肃他也着急,他甚至更着急。

那么妙在什么地方呢?历史有时候是很好玩儿的,它好玩在什么地方呢?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莫名其妙地写来了一封信,帮了鲁肃的大忙。曹操这封信怎么写的呢?曹操这封信是写给孙权的,他说:“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他说近来老夫奉皇上和朝廷的命令来讨伐那些有罪的人,老夫的军旗往南方一指,刘琮那小子就把自个儿的手捆起来了,投降了。“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现在老夫又整治了八十万水军,准备和孙权孙将军您在您待的那个地方打打猎。好大的口气,据史书的记载,这封信送到江东的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曹操的这封信是本案的一个关键,因为它是这个事件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我们知道曹操顺江东下是打刘备的,但是如果曹操写了这封信,那么他顺江东下那就是打孙权的,曹刘战争就变成了曹孙战争,这个很重要啊,很关键的。因为在此之前孙权完全可以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因为打的是人家,现在打到自己头上了,那你还能够袖手旁观吗?不能够啊。所以我们就很想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曹操是不是写了这封信?第二,曹操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第三,曹操这封信是什么时候送到孙权手上的?

曹操这封信很可疑,因为这封信不见于《三国志》的正文,就是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没有收录这封信,记载在什么地方呢?《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江表传》是晋代人的作品,它的作者叫做虞溥,后来由他的儿子虞勃献给了晋元帝,那么它成书在《三国志》之后,陈寿当然看不到。但是,如果当时曹操当真写了这么一封信,应该说是件大事,陈寿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是一个可疑的地方。第二,曹操这封信写得蹊跷,他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当时曹操南下东征的时候,据《三国志·程昱传》的记载,刘备跑到了孙权那里,而曹操的谋士们都认为孙权会杀了刘备,只有程昱说不会。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对形势的估计无非两种,一种是孙权会杀了刘备,这用不着写封信给孙权啊;还有一种是孙权和刘备会联合起来,那就更不能写这封信了,为什么更不能写这封信呢?因为你写这封信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促使他们的联盟。所以有人说这是一封恐吓信,为什么说是恐吓信呢?你看曹操的话是怎么说的,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这曹操的陆军和水军加起来他也没有八十万,他哪来的水军八十万?这明明是虚张声势嘛。当然古人这个算兵力从来就是虚张声势的,比方说十万人号称二十万。但是你打一个折扣,四十万水军也是不能的,这是虚张声势,虚张声势的目的是什么呢?恐吓,恐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跟孙权说你小子可注意了啊,老夫现在要拿下荆州干掉刘备,你别插手,一边待着去,你要乱插手的话,八十万水军,啊,老夫不是好惹的。

那么恐吓信的这个说法当然也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他这样做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当时他的重要谋士程昱就断定,刘备和孙权会联合起来,他的道理是孙权虽然很英雄,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威望;而刘备是公认的天下枭雄,又有关羽和张飞那都是万人敌。孙权肯定要利用刘备这个力量,而刘备走投无路了也肯定要依靠孙权,所以他们非联合不可。就算没有程昱的这个话,根据曹操的一贯做法他也不应该这样。看过前面节目的观众朋友们一定记得,当时袁尚和袁熙两个跑到辽东去投靠公孙康,手下的人都主张曹操去打,曹操说用不着打,他们是同床异梦的,你要把他们逼急了他们就结成死党,我们要放他一马他们就窝里斗,等着公孙康把袁尚和袁熙的人头给我送来,结果公孙康果然把这两个人的人头给曹操送来了。那么曹操这一回为什么不像上一回一样,等着孙权把刘备的人头给他送过来呢?他为什么要采取一个相反的做法,去逼一下孙权,激一下孙权,逼得他们两个结为死党呢?就曹操的一贯作风来说他也说不通啊。而且曹操这个时候至少他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孙权能够像袁绍和刘表那样对待刘备,怎么样对待呢?供养起来,束之高阁,那也行啊,为什么要逼他们联盟呢?

那么如果这封信写了,就只有一个推测,就是那是真要打孙权。那么这封信就不是恐吓信,是下战表。这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曹操这个时候志得意满,骄傲得不得了。我们知道曹操这个人是非常骄傲的,小人得志,“小人得志”这四个字用在他身上很合适,他是一得意了以后他那个尾巴就翘起来当旗杆的,他藏都不藏的。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牛得不得了,也没把孙权二十七岁这个小子放在眼里,干脆搂草打兔子,打刘备顺便把孙权也干掉算了,或者是也不真打,我写封信吓唬吓唬他,他没准就投降了。也是说不清楚,因为张昭这些人是准备投降的,如果不是鲁肃和周瑜还有诸葛亮他们来顶住,说不定也就投降了,也都是难讲的事,所以有这个可能。所以结论是,第一,曹操可能写了这封信,也可能没写;第二,如果写了这封信,那么应该是下战表。

* 易中天先生刚才讲到,在赤壁之战前,曹操莫名其妙地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关于这封信,史学界有不同的意见。如果真有这封信,这对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这封信的存在一下把孙权和曹操直接对立起来,本来事不关己的孙权不得不介入这个战争之中。但问题是,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到的?它对孙权做出决定有什么影响?鲁肃又会拿着这封信怎样为孙权算账呢?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这封信什么时候送到的呢?应该是诸葛亮和鲁肃回到柴桑的时候,这个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这么认为,只不过他是说鲁肃和诸葛亮到了柴桑以后,诸葛亮马上就见到了孙权,然后孙权就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就召集会议讨论是不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这个时候信送到了,他说“是时”,他用了这两个字,“是”就是这,这个时候曹操的信正好到了。那么我们的看法呢,信应该也就是同时到了,但是我不认为孙权收到这封信以后他还不先开会,先找诸葛亮谈谈,我认为他应该先开会,开内部会议,自己家里人关起门来先讨论讨论怎么办再说。那么在这个会上,是一片投降论调,都主张投降曹操,只有一个人没说话,鲁肃,会就开不下去了,孙权就起来上厕所,然后鲁肃就跟了过去,孙权马上明白了,鲁肃有话要说,而且鲁肃的这个话是不能当众说的,是悄悄话,于是孙权就会过头来拉住鲁肃的手说:子敬,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鲁肃说:是有话说,刚才我听子布他们,就是张昭他们,都劝将军投降曹操,这是误将军啊,曹操能不能投降,要看谁,比如我鲁肃是可以投降的,但是将军您是不能投降的,为什么呢?我鲁肃投降了曹操,了不起回家乡去再做个老百姓,我在家乡做个老百姓我还可以通过地方上的考核推荐再报考公务员啊,我还可以从什么县丞、县令啊这些小官一步一步地做起,做到老了我做个太守,做个州牧那总是没有问题吧,我总可以坐着一辆牛车去跟士大夫交往吧;将军您投降了曹操,到哪儿去呢?很重要的八个字: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也就是像你这样称霸一方的诸侯,你投降了曹操,有归宿吗?

这话说到孙权心眼里去了,而孙权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才既是他集团的利益,又是他个人的利益。你想想刘琮当年投降曹操,傅巽是怎么跟他算账的?傅巽跟他说将军您想想看,要抵抗曹操靠谁呢,靠刘备,那么刘备抵挡得住吗?如果抵挡不住将军您完蛋,如果刘备抵挡得住曹操他还会做您的部下吗?刘琮一想,对啊,我还是投降吧。那么鲁肃这样一算,孙权说对啊,我投降了以后我当什么呢?于是他拉着鲁肃的手说,这是上天把足下赐给我呀。这个话是诸葛亮说不了的,因为立场不一样嘛,他不是孙权的人,不是他没有这个水平啊,他不是孙权的人,他不能说,他也说不了。只有鲁肃这样的自己人,而且是帮孙权策划过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样一个规划的人,他才能说,他也才说得出,孙权也才听得进,而且他们之间也才能达成这样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才能够做到一点就通,而且这个话打动了孙权。

* 一提到鲁肃,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三国演义》把鲁肃塑造成为诚实君子,对他的才能表现不足。其实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具有政治眼光的人,他设计的东吴版的“隆中对”,就显示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让孙权极为佩服。刘表死后,鲁肃提出联刘抗曹,亲自出使荆州,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曹操的强大压力下,孙权是战是降犹豫不定,鲁肃力排众议,让孙权十分感叹。那么,鲁肃的话为什么能够打动孙权呢?易中天先生认为,这才真正是促使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的原因,有根据吗?

我们有三个史料作证据,第一件,就是赤壁之战以后,鲁肃先从战场上回来了,然后孙权把自己身边所有的要员都派出去迎接鲁肃,自己也亲自从屋里边走出来迎接鲁肃,按照最高的规格来迎接凯旋归来的鲁肃。这时孙权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子敬啊,孤今天可是给足了你面子噢。鲁肃说,没给够。当时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怎么这样说话?鲁肃不慌不忙地往里走,两个人坐下来以后,鲁肃举着鞭子说,鲁肃的愿望是什么呢?是将军您有一天能够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荡平四海,一统天下,到那个时候,您再派一辆舒舒服服的小车子来接鲁肃,鲁肃才觉得那才是面子十足呢!什么意思?你当皇帝啊。孙权哈哈大笑,哈哈大笑什么意思?心里想的嘛。

第二个证据就是孙权称帝的时候,这是赤壁之战二十二年以后了,鲁肃已经不在了。孙权称帝的时候要登坛,他走走走,走到半截子突然回过头来说:诸位知道不知道,鲁子敬早就想到朕有今天啊,嗯,真是明于事理呀!也说明孙权想称帝是他的真实想法。

第三个证据就是孙权称帝以后,那个当年主张投降曹操的张昭也举起芴来准备来歌功颂德一番,祝贺陛下如何如何。孙权把手一挡,慢着,张公啊,你就算了吧,当年朕要是听了张公你的话,别说是现在当皇帝,恐怕现在在讨饭呢。那么这三个证据都说明,打动孙权的,使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的,就是鲁肃的那句话:将军迎曹,欲安所归。

那么不投降曹操,那就只有联合刘备。那么联合刘备,就要考虑一下刘备是可联合还是不可联合。因为这个时候哪怕是对抗曹操,孙权也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还有一种是不联合刘备,自己对抗曹操,他也有两种选择。那当然,如果刘备是可以联合的,联合是合算的,虽然他是弱我是强,但是在不能实现强强联合的时候,强弱联合有时候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那么刘备能不能联合?这个问题要问谁呢?诸葛亮,这个问题是鲁肃回答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这个程序应该是怎么样呢:是鲁肃和诸葛亮从夏口回到柴桑,曹操的信也到了,当然也可能他没有这封信,得讲清楚,也可能没有这封信——没有这封信它不妨碍最后决策过程,因为据《三国志》的说法,是曹操拿下江陵以后江东方面就已经闻风畏惧了,听见风声就已经吓得不得了了——那么这个时候曹操顺江东下,因为刘备在什么地方?在夏口,樊口,已经很近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东下不是打孙权那也是打孙权。那么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孙权肯定要先召集内部的紧急会议,就有鲁肃的这番话。而鲁肃的这番话能够解决问题,除了他说到孙权的心眼里以外,还很重要的是他把问题变了,因为孙权以前犹豫不决在什么地方,孙权犹豫不决的是什么呢?帮刘备、不帮刘备,帮刘备、不帮刘备,帮刘备、不帮刘备,他怎么都算不过来,他帮刘备,也不对,引火烧身,不帮刘备,唇亡齿寒,帮刘备,养虎遗患,不帮刘备,如何如何,他怎么都倒不过来。这个时候鲁肃把问题转变了,现在我们要想的不是帮不帮刘备,是投不投降,他换一个问题来思考啊。孙权豁然开朗,对啊,不能投降,不能投降就联合刘备嘛;联合刘备,能不能联合,问诸葛亮嘛。它是这样一个系列。

所以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应该是鲁肃,而不是司马光他们认为的诸葛亮。这个问题历史上本来是有结论的,裴松之在《三国志》的两个传里面都谈到了这个问题,裴松之是怎么说的呢?裴松之说:“刘备与权并立,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这是一处,还有一处说:“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两处都谈到了,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是鲁肃。鲁肃的最大的作用是帮孙权算清了一笔政治账,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投降曹操以后我们江东集团就没有了,你孙将军也没有了。但是,能不能联合刘备,这个问题诸葛亮来解决。因为孙权这个时候已经相通了这个问题以后,他才会对诸葛亮说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怎么样呢?诸葛亮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刘豫州新败之后,但是我们还怎么怎么样。诸葛亮就帮孙权算清了联盟账,能不能联盟,也部分地帮孙权算清了军事账,因为诸葛亮对于曹操必败他有一番分析也是非常精彩的,非常到位的。但是还有一个账,就是我孙权这边能和曹操决一死战吗?我孙权这边也得算一算军事账啊,那么帮孙权算清了军事账的这个人他又该是谁呢?请看下集——中流砥柱。

是谁三顾茅庐

根据《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诸葛亮其实已经劝阻刘备攻打东吴,但当时关羽和张飞先后逝世,且荆州又被东吴所夺,冲动之下无人可以阻拦,诸葛亮知道后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

刘备一意孤行,倾蜀汉之兵攻打东吴,显然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定的“东连吴会”的战略相违背。

刘备平定西川后,法正才是他最为倚重的谋士,诸葛亮的实权远不如他。公元220年,法正去世,终年45岁。

法正的死令刘备十分伤心,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一年后刘备攻打东吴。

这时侯诸葛亮还没有取代法正在刘备的心中的地位,而且,伐吴也与诸葛亮制定的国策相违背,加之益州也需要他管理。所以最终没有让他一起去。

当时诸葛亮不同意伐吴,刘备没有听从任何人的意见,独自带兵杀入东吴。刘备当时已经六十多岁,自己的儿子们都不太成器,自己如果现在不做出点事情,这辈子真的死不瞑目。

而且正巧东吴杀关夺荆,大将吕蒙英年早逝,朱然只能算一个半吊子,周瑜、鲁肃也早已去世,所以刘备才会不顾一切发动进攻,刘备所欺负的就是东吴无人才可用。

刘备宣布称帝以后,就向东吴发动了侵略的号角,这个时候关羽已经被杀将近八个月。古时候带兵打仗,都讲究出师仁义、为国而战,刘备带领大军攻打东吴的时候,就是以为关羽报仇为理由。

其实刘备的心思根本不是这样,他只是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荆州,荆州可谓是东吴的咽喉部分,只要夺回所有的荆州,就等同于抓住东吴的命根。

在这场战役当中,两军差不多一共投入了十几万的兵力。实际的战争当中,由于蜀军在汉中已经消耗了大部分兵力,之所以在八个多月后才为关羽报仇,就是因为兵力已经无法支撑起这场战争。

百度百科-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蜀汉攻孙吴之战役)

百度百科-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百度百科-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求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的所有题目

问题一:三顾茅庐是谁写的 三国演义里的,写三国演义的就是罗贯中写的呗

问题二:是谁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问题三:三顾茅庐的作者是谁 三顾茅庐故事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问题四:三顾茅庐历史人物是谁 「三顾茅庐」

读音: sān gù máo lú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发生地:卧龙岗

人 物: 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

诸葛亮 [zhū gě liàng](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备 [liú bèi](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关羽 [guān yǔ](东汉末年名将)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 [zhāng fēi]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问题五: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是谁 诸葛亮

问题六: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从主谓宾来讲, 首先是谁三顾茅庐

其次是三顾茅庐于谁(为了谁)

再次谁怎么样三顾茅庐了

所以依次有: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为了诸葛亮)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于诸葛亮

所以主人公:刘备,刘玄德,刘大耳。

配角:诸葛亮

陪忖:关张

问题七:三顾茅庐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叙述了刘备求贤若渴、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蜀汉的故事,“三顾茅庐”在现在也有招聘贤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意思。

《三国演鸡》中的“三顾茅庐”叙述了东汉末年,刘备听闻诸葛亮具有治国才能,故前往诸葛亮居住之地卧龙岗,拜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刘备经过前后三次对诸葛亮的真诚拜访,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

“三顾茅庐”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同的理解,关于刘备是否拜访过诸葛亮也有一定的争议,其中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中有过详细的推测。

问题八:三顾茅庐是谁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问题九:三顾茅庐是谁 “三”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多”的意思, 所以刘备并不一定只请了三次,可能请了很多次,并且和诸葛亮谈了很多次,最后把他们谈话的内容概括为《隆中对》。

公元207年,被曹操打败后的刘备屯兵樊城,势单力孤,一心想兴复汉室的刘备求贤若渴,然而这治国安邦的良才在哪里呢?谁又能堪此重任呢?

这时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个人, 他就是在南阳躬耕隐居十年之久的诸葛亮。那么刘备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来历。而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批注《三国志》时却引用了一段史料,说当时的诸葛亮是北上樊城自荐于刘备。那么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是诸葛亮北上樊城自荐于刘备呢?三顾茅庐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后来裴松之在对这段史料进行评价时说,“非亮先诣备,明矣”

一心求贤的刘备亲自前往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但是在草庐之中刘备却并未见到诸葛亮,他便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来意,以图来日再见。然而当刘备第二次来的时候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人,对于刘皇叔的到来他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为什么第二次他又不在呢?是巧合还是另有打算?

当刘备第三次来到草庐的时候,诸葛亮搐确是在家中,然而事情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笔下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那么在罗贯中的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不是被夸大了?它究竟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呢?

罗贯中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诸葛亮从一个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一次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形象从此深入民心。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

第十三集 青梅煮酒

在三国时代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刘备一直是一个谜。这个谜,就像他的字一样,玄之又玄。刘备出道的时候,一无所有,一文不名,只能东奔西走地寄人篱下,反复无常地投靠他人。然而他所到之处,总能受到尊重和款待,曹操甚至认为只有自己和刘备才是真正的英雄。那么,曹操说了这句话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刘备是英雄吗?他为什么是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1)

青梅煮酒论英雄(2)

刘备的人品变得可疑(1)

刘备的人品变得可疑(2)

青梅煮酒的真相是什么(1)

青梅煮酒的真相是什么(2)

刘备的英雄之气(1)

刘备的英雄之气(2)

第十四集 天生奇才

由于我们不能确知的原因,曹操出于一念之差放跑了刘备。龙归大海虎归山的刘备运气出奇地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从隆中请出了诸葛亮,而郭嘉则在北征的路上一病不起,英年早逝。这一出一去的结果,是刘备咸鱼翻身,曹操壮志难酬。那么,郭嘉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诸葛亮的异同又在哪里呢?

刘备的地盘(1)

刘备的地盘(2)

郭嘉VS诸葛亮(1)

郭嘉VS诸葛亮(2)

郭嘉VS诸葛亮(3)

郭嘉VS诸葛亮(4)

郭嘉的杀不得

第十五集 慧眼所见

正如刘备是一个谜,诸葛亮也是一个谜。他似乎是上帝专为刘备准备的人才,他也似乎一直就在等待刘备的召唤。那么,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对刘备情有独钟,他在刘备身上又究竟看到了什么?

少年英才诸葛亮

诸葛亮读书很马虎

诸葛亮的关系网(1)

诸葛亮的关系网(2)

诸葛亮拒绝孙权邀请(1)

诸葛亮拒绝孙权邀请(2)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条件(1)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条件(2)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条件(3)

第十六集 三顾茅庐

诸葛亮的出山,在《三国志》上只有短短一行字:“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行文字被罗贯中演义为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而《魏略》和《九州春秋》则说,是诸葛亮主动去见刘备的。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什么会被一再传唱?

诸葛亮和刘备,谁先找的谁(1)

诸葛亮和刘备,谁先找的谁(2)

诸葛亮难道就算准了“三顾茅庐”(1)

诸葛亮难道就算准了“三顾茅庐”(2)

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1)

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2)

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3)

刘备的实地考察(1)

刘备的实地考察(2)

第十七集 隆中对策

刘玄德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深入讨论了天下的形势和今后的去向。在这个历史性的会见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其实,在此之前,早就已经有人为孙权做了类似的规划,即“东吴版”的《隆中对》。那么,这两个战略规划的意义何在,它们的异同又在哪里呢?

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1)

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2)

诸葛亮是卧龙,刘备是潜龙

诸葛亮的阻碍(1)

诸葛亮的阻碍(2)

“鲁肃版”《隆中对》(1)

“鲁肃版”《隆中对》(2)new

鲁肃VS诸葛亮new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诸葛亮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丞相,领导能力很强,是个不错的政治家,下面分享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相关内容,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1

 三国后期天下的格局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在苦苦支撑着蜀汉,虽然有着掌握全局的能力和头脑,但是毕竟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难免会有心无力。那么有这么一个人,是诸葛亮临死之前也没有办法放下心来的,一定要杀了他才可以安心,他就是魏延。

 《三国志·魏延传》有这么一段记载:“今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他们诸葛亮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决定呢?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这么几种解释:

 第一种普遍认为,诸葛亮料定魏延很有可能造反,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三国演义》,这是一部小说,虽然是根据历史改编的,但是并不能完全相信,很多情节都是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不能作为历史去参考。 第二种是一些学者研究认为,这句话就不是诸葛亮本人说的,而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的命令,目的就是害死魏延。反正是口谕,简直就是死无对证,那么还有一点就是,这么样的说法也是没有证据的,毕竟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陈寿的记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较为可信。

 所以第三种说法就是诸葛亮和魏延两个人一直存在军事分歧,并且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也明确指出这个说法是有证据可言的。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表示,魏延每一次出征都要求分出一万兵马自己行动,之后再汇合。每一次诸葛亮都不同意,于是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于是魏延:“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也是诸葛亮临死之前还是不放心他的原因,因为自己一旦离开就很难有人能够制衡这个大将了,于是不得不采取其他的手段。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2

  诸葛亮死前后悔错杀了谁

 诸葛亮后悔错杀了刘封,因为刘封虽然居高自傲,但是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刘封没有被杀,北伐一定会胜利。

 刘备在荆州时,就把刘封收下作为自己的干儿子。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刘备带着诸葛亮与刘封一起攻打益州。虽然刘封年纪轻轻,但在那次的战争中已经初露锋芒。

 后来,刘备派张飞和赵云将益州攻下,并且让刘封也一同前往。他们一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攻克了很多军事重要据点。

 但是,刘封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刘封居功自傲,不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让刘封支援自己,刘封用三郡还未稳固的理由拒绝了关羽。

 刘封的做法诸葛亮都看在眼里,于是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如果不找个机会杀掉刘封的话,以刘封傲才恃物的性格会威胁到未来的皇位,刘备也觉得诸葛亮言之有理,于是下令赐死刘峰。

 诸葛亮在北伐魏国时,发现自己能用之人只剩下廖化,这时候才后悔错杀了刘峰。虽然刘峰性格过激,但是他的军事打仗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诸葛亮却因为一己私欲杀掉了刘峰。 如果刘峰没有被杀害的话,以刘峰的能力取得北伐魏国的胜利是完全不在话下的。最后,诸葛亮心中郁结无法排解,最终病逝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诸葛亮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丞相,领导能力很强,是个不错的政治家,下面分享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相关内容,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1

 三国后期天下的格局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在苦苦支撑着蜀汉,虽然有着掌握全局的能力和头脑,但是毕竟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难免会有心无力。那么有这么一个人,是诸葛亮临死之前也没有办法放下心来的,一定要杀了他才可以安心,他就是魏延。

 《三国志·魏延传》有这么一段记载:“今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他们诸葛亮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决定呢?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这么几种解释:

 第一种普遍认为,诸葛亮料定魏延很有可能造反,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三国演义》,这是一部小说,虽然是根据历史改编的,但是并不能完全相信,很多情节都是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不能作为历史去参考。 第二种是一些学者研究认为,这句话就不是诸葛亮本人说的,而是杨仪等人假传丞相的命令,目的就是害死魏延。反正是口谕,简直就是死无对证,那么还有一点就是,这么样的说法也是没有证据的,毕竟这句话出自《三国志》,陈寿的记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较为可信。

 所以第三种说法就是诸葛亮和魏延两个人一直存在军事分歧,并且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也明确指出这个说法是有证据可言的。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表示,魏延每一次出征都要求分出一万兵马自己行动,之后再汇合。每一次诸葛亮都不同意,于是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于是魏延:“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也是诸葛亮临死之前还是不放心他的原因,因为自己一旦离开就很难有人能够制衡这个大将了,于是不得不采取其他的手段。

诸葛亮死之前把谁杀了2

  诸葛亮死前后悔错杀了谁

 诸葛亮后悔错杀了刘封,因为刘封虽然居高自傲,但是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刘封没有被杀,北伐一定会胜利。

 刘备在荆州时,就把刘封收下作为自己的干儿子。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刘备带着诸葛亮与刘封一起攻打益州。虽然刘封年纪轻轻,但在那次的战争中已经初露锋芒。

 后来,刘备派张飞和赵云将益州攻下,并且让刘封也一同前往。他们一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攻克了很多军事重要据点。

 但是,刘封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刘封居功自傲,不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让刘封支援自己,刘封用三郡还未稳固的理由拒绝了关羽。

 刘封的做法诸葛亮都看在眼里,于是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如果不找个机会杀掉刘封的话,以刘封傲才恃物的性格会威胁到未来的皇位,刘备也觉得诸葛亮言之有理,于是下令赐死刘峰。

 诸葛亮在北伐魏国时,发现自己能用之人只剩下廖化,这时候才后悔错杀了刘峰。虽然刘峰性格过激,但是他的军事打仗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诸葛亮却因为一己私欲杀掉了刘峰。 如果刘峰没有被杀害的话,以刘峰的能力取得北伐魏国的胜利是完全不在话下的。最后,诸葛亮心中郁结无法排解,最终病逝在了五丈原。

赵玉平百家讲坛,曹操的启示 跟司马懿学管理 向诸葛亮借智慧MP3下载

您需要的资源:

网盘查看地址:>

看百家讲坛 品易中天解读《三国演义》

看百家讲坛 品易中天解读《三国演义》

 节目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语句,如:

 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历史观,看史也要有自己的观点;马克思的书《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路易是拿破仑的侄子,他采取了与拿破仑一样的方法推翻当局的政权;在艺术中君子、小人、好人、坏人、奸臣等,一看就知道;历史有一个固定的走向(如诸葛亮领导下的蜀国是蜀国治理得最好的时期,可蜀国最先灭亡);事情发生后,不仅要做道义上的评判、更要好好分析历史的背后;很多事情都是历史的重演;拆解魔术 背后的招;研究历史以正史为主、野史为辅,大的脉路是正确的,小细节可能不一;知识分子搞的研究,应是对前人的批评,并非是无不否认的接受和传播,且批评应对 说,对前人成果永远要取其精华;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是不同的,所以对象要有所选择,两者的平台也是不同的;历史讲实用是不好的,会误导人;历史是社会的镜子,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传承;为什么定要把历史泡在福尔马林里,不能让它鲜活起来呢;无用之用,大用无用;(艺术的两个条件是百无一用,但不可或缺。柏拉图早就说了,画的鞋子不能穿,画的苹果不能吃)洞懈人性,洞察人心;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道,悟道,道就在经典当中;技,规则、方法,技术不可没有,但不可全是技术;道、技共存;事不同,而理同;读书是为了谋心,不是谋生;但凡有了谋生的目的,那只是学习,不是读书;人生是一种体验,是不可替代的;军事上,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侦探小说、康德、黑格尔、日本的推理小说等,可帮助人学习推理;同一个事,不同的角度去惦记它,就有不同的评味;软肋,即命门;学术品位,大众口味;百家讲坛,坛坛是好酒;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曹操与权术;把社会的人生的残酷告诉下一代,是对他们的负责;

 看后的两点体会:

 首先,感谢百家讲坛。易教授评三国,帮我解决了由读三国而带来的许多疑惑,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三国。四大名着中,我只认真的读完了《三国演议》,其他的书,我家都有,但只是翻了翻。读三国时,我被其中的情感与谋略吸引了,但同时,也由此产生了许多疑惑,如空城计,我至今不相信会有这等破绽百出的事,在当时的高层中,怎么就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其次,应加强宣扬民族文化的力度。现在进入我们眼球的,不管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间获得的,都是些流行与时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里有价值的很少很少,当然包括艺术价值。很多人追捧一些垃圾比赛,不但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反而搞得人怪七怪八的。但并非流行与时尚中就没有有价值的东西,我肯定的说:有!如韩红的《天亮了》还是有点价值的,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有教育人的地方,孝就是其理之一。当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等领域,全球竞争都超级激烈的时期,我们应扪心自问: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到底传承了多少?

是谁三顾茅庐

问题一:三顾茅庐是谁写的 三国演义里的,写三国演义的就是罗贯中写的呗

问题二:是谁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问题三:三顾茅庐的作者是谁 三顾茅庐故事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问题四:三顾茅庐历史人物是谁 「三顾茅庐」

读音: sān gù máo lú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发生地:卧龙岗

人 物: 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

诸葛亮 [zhū gě liàng](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备 [liú bèi](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关羽 [guān yǔ](东汉末年名将)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张飞 [zhāng fēi]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着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问题五:三顾茅庐的主要人物是谁 诸葛亮

问题六: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从主谓宾来讲, 首先是谁三顾茅庐

其次是三顾茅庐于谁(为了谁)

再次谁怎么样三顾茅庐了

所以依次有: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为了诸葛亮)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于诸葛亮

所以主人公:刘备,刘玄德,刘大耳。

配角:诸葛亮

陪忖:关张

问题七:三顾茅庐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所着的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叙述了刘备求贤若渴、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蜀汉的故事,“三顾茅庐”在现在也有招聘贤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的意思。

《三国演鸡》中的“三顾茅庐”叙述了东汉末年,刘备听闻诸葛亮具有治国才能,故前往诸葛亮居住之地卧龙岗,拜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刘备经过前后三次对诸葛亮的真诚拜访,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蜀汉。

“三顾茅庐”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同的理解,关于刘备是否拜访过诸葛亮也有一定的争议,其中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中有过详细的推测。

问题八:三顾茅庐是谁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了,很生气,想放火,但没有。孔明醒来,谈论起国家大事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问题九:三顾茅庐是谁 “三”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多”的意思, 所以刘备并不一定只请了三次,可能请了很多次,并且和诸葛亮谈了很多次,最后把他们谈话的内容概括为《隆中对》。

公元207年,被曹操打败后的刘备屯兵樊城,势单力孤,一心想兴复汉室的刘备求贤若渴,然而这治国安邦的良才在哪里呢?谁又能堪此重任呢?

这时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个人, 他就是在南阳躬耕隐居十年之久的诸葛亮。那么刘备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来历。而南北朝时期着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批注《三国志》时却引用了一段史料,说当时的诸葛亮是北上樊城自荐于刘备。那么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是诸葛亮北上樊城自荐于刘备呢?三顾茅庐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后来裴松之在对这段史料进行评价时说,“非亮先诣备,明矣”

一心求贤的刘备亲自前往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但是在草庐之中刘备却并未见到诸葛亮,他便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来意,以图来日再见。然而当刘备第二次来的时候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人,对于刘皇叔的到来他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为什么第二次他又不在呢?是巧合还是另有打算?

当刘备第三次来到草庐的时候,诸葛亮搐确是在家中,然而事情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笔下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那么在罗贯中的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不是被夸大了?它究竟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呢?

罗贯中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诸葛亮从一个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一次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形象从此深入民心。

关于“百家讲坛诸葛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44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