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白居易长生殿原文(赏析《长生殿》的文章)

白居易长生殿原文(赏析《长生殿》的文章)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17    点击:  143 次

白居易长生殿原文

网上有关“白居易长生殿原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赏析《长生殿》的文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头欲坠,低眉敛眼半分愁。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头欲坠。

开头

唐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在唐代,宫廷禁恋的悲剧也是屡见不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白居易长生殿的故事。

白居易与杨贵妃的爱情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他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更是被后人传颂不衰。据说,白居易与杨贵妃在长安相遇后,彼此相爱,但由于杨贵妃是皇帝的妃子,两人的恋情遭到了皇帝的严厉禁止。

白居易长生殿的故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白居易与杨贵妃只能通过书信来维系彼此的感情。他们的信件中充满了深情和思念,但这样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最终,白居易和杨贵妃被发现了,皇帝下令将杨贵妃软禁在长生殿,而白居易则被贬谪到远方。

在长生殿的日子里,杨贵妃深深地思念着白居易,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长恨歌》。而白居易也在远方写下了那首感人至深的《长相思》。最终,杨贵妃在长生殿中病逝,而白居易也在远方黯然离世。

结尾

白居易长生殿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在那个时代,宫廷禁恋的悲剧屡见不鲜,而白居易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他们的爱情,虽然被皇帝所禁止,但却依然被后人传颂不衰。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悲壮。

赏析《长生殿》的文章

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天宝元年造.按"七月"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中云:"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记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而所谓长生殿者,亦非华清宫之长生殿,而是长安皇宫寝殿之习称.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应发生在“飞霜殿”,但此殿不符合爱情的长久与火热,故当改为长生殿.

长生殿》作品的主题

“ 唱不尽兴亡变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把天宝当年遗事弹。”(《长生殿》[转调货郎词])在剧本开篇,这一段词已告诉我们,《长生殿》不仅仅是要讲述李隆基和杨玉环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要写出天宝年间的全景式的历史。作者继承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用人间天上、现实与幻景交错的艺术手法,将唐朝皇帝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同时,作品用全景式的描述,以李杨故事为中心,反映了长期以来积聚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皇帝却纵情声色,听信谗言,特别是重用了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涣散,最终导致爆发了“安史之乱”、使百姓遭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浩劫。揭示出朝廷内外复杂的矛盾斗争,是导致社会动荡、国事衰微的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悲欢离合国破家亡的必然悲剧。所以说,作品的主题宏大而深刻。 过去由于《长生殿》是建国以来的禁书,所以,就连大学的文学史都歪曲了这部作品的主题,认为是“封建糟粕”。因此,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伟大的作品,才发现,绝非那些“盖棺定论”那么不值一读,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三)《长生殿》作品的艺术特色 《长生殿》是中国戏曲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杰出作品。之所以传到今天魅力不衰,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一,  作品规模宏大,全景式反映历史,是一部唐朝天宝年间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全剧共分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两个字,如果串联起来,你会发现,就是唐天宝年间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如,定情,贿权,春睡,幸恩,权哄,合围,夜怨,侦报,密誓,陷关,惊变,埋玉,献饭,冥追,骂贼,闻铃,情海,剿寇,哭像,刺逆,收京,看袜,弹词,私祭,仙忆,改葬,雨梦,觅魂,补恨,寄情,得信,重圆。。。。。。 但作品不是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掉了许多枝蔓,还把安禄山封爵之时,虚构了原本那时职位不高的杨国忠,此时已成为宰相,让安、杨的矛盾一开始就呈现势均力敌的角斗态势,宫廷裙带角逐,外戚与藩镇既勾结,又斗争。把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无不艺术地呈现出来。 第二,  作品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而复杂,人物命运烙印上时代悲剧色彩。 李隆基作为皇帝,却性格懦弱,放国事不管,沉湎于声色。国事衰落,而他却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嗜好,命令从几千里外快马传送新鲜的荔枝。一路上,飞马践踏了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庄稼,撞死了可怜的老人,官吏还沿途抢掠马匹,如土匪一样祸害百姓。李隆基和杨贵妃享受着新鲜的水果,而百姓却哭天天不应,诉地地不灵,投诉无门,痛不欲生。这种鲜明的对照,预示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也为后来官兵哗变埋下伏笔。 而李隆基在逃亡的路上,有百姓老汉主动为他送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让李隆基感慨万千。皇帝不能爱民如子,只能害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献饭并不图皇帝所赐银两,而是希望他管好国家,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 杨贵妃死后,遗落在路上一只香袜为一位农民大嫂拾到,无以为生的农民大嫂,向前来到马隗坡前瞻仰美人断魂之坟墓的游客展示此袜,收取小费,勉强苟活。这一细节,更增添了戏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第三,  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现实与幻景交错,史实与演绎结合,构思奇特。  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如安史之乱,如全军敢于在皇帝面前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等,都是忠于历史的写实。同时,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现实与幻景交错,如写杨贵妃的香魂不散,最终与李隆基在天宫团圆。其唱词也十分感人[豆叶黄]“乍相逢执手,痛咽难言。想当日玉折香摧,都只为时衰力软,累伊冤惨,尽咱罪愆。到今日满心惭愧,诉不出相思万万千。”俩人相拥而泣,泪湿衣衫。[五供养]“仙家美眷,比翼枝连,好合依然。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古证奇缘。”(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60页和562页)这种奇特的构思,符合人们追求大团圆的结局,满足人们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希望真善美永远不朽的心理,也是对因果报应论的一种升华。这种手法是在对《长恨歌》和《梧桐雨》继承的基础上,更为大胆和超乎寻常的超越。因此,使作品更加浪漫,更加丰富而深情,更加一波三折,更加生动感人。 第四,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堪称不朽的艺术精品 作品文字优美,情景交融,如第二十四出《惊变》[粉蝶儿]“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斑斓: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阑,喷清香桂花初绽。”(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把秋景中,队队归雁南飞的壮美景象和花园中柳叶黄,桂花怒放的典雅之美描写得呼之欲出,读之陶醉,听到昆曲的优美的旋律更是在人们的脑海中、眼帘中再也挥之不去。。。。。。 又如第二十九出《闻铃》把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热烈讴歌推向了极致,如深深打动观众并被广泛流传且传诵不衰的名句:[前腔]“渐渐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着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 (见《长生殿》精装汉英对照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今天读来,这些情景交融的优美名句,仍能让人泪湿衣襟。 总之,《长生殿》因其宏大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歌颂爱情的古典文学杰作和艺术精品,而且经久不衰。



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词

1 白居易写的关于杨贵妃的诗句(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

白居易写的关于杨贵妃的诗句(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 1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唐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南内 一作:南苑)梨园弟子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 通:

栏;飘飘 一作:飘飖)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是《长恨歌》,全文如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3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写出来出来并写出叫什么

叫《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节选: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扩展资料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写景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这首诗情节曲折多变,描写细腻,委婉情深,首尾完整,语言流畅清丽,音韵匀称和美,朗朗上口。抒情气氛十分浓厚,佳句极多。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外,详略得当,也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诗中对安史之乱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描写只用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句,对安史之乱的过程、后果一概不提。而对杨妃死后玄宗对她的思念。

却不惜笔墨做了细致深刻的描述。因为诗的主旋律是歌颂爱情的。这样写是为了突出重点,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在诗中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人死如灯灭,杨妃已死,故事就该结束,但诗人拓开一笔让他们的爱情继续延伸,演绎了人鬼不了情的章节,杨妃托道士转送信物,重述前誓,照应了玄宗对她的思念,深化了主题。

另外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夸张)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反问)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比喻)。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还有铺垫、衬托、烘托、渲染等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长恨歌》是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重温经典,汲取营养,提高写作水平,让我们以极大的热情,用手中的笔,歌颂祖国,礼赞英雄,做时代的代言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

4白居易在诗中是怎样描写“杨贵妃”的

作者白居易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杨贵妃的美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来形容杨贵妃皮肤十分光滑细腻。“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帝王对她十分宠爱。

具体赏析:

《长恨歌》人物的心理刻画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写唐玄宗迷恋杨玉环的美色,尽管“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日夜厮守一处,但却还是“春宵苦短日高起”,这里一个“苦”字,就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李杨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腐朽心理;“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看不足”三字又进一步写出了唐玄宗那耽情声色的荒*心理;马嵬坡前六军请诛杨玉环 ,“无奈何 ”,“ 君王掩面救不得 ”等句 ,就写出了唐玄宗此时极度矛盾的维妙心情 ,“掩面”二字,一个细节,就成功地展示了唐玄宗对杨玉环那种不忍见其死而又不敢不使其死的复杂心理;杨贵妃听说“天子使”者到仙山,初是“揽衣推枕起徘徊”,继而是“花冠不整下堂来”,一个“徘徊 ”写出了初闻喜讯时的将信将疑 ,犹疑不决的心理 ;一个“下堂来”,则写出了其急切要见亲人的渴望心理。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所以就使诗中的形象内向、含蓄,栩栩如生。这些富于心理特征的细节的提炼,不仅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动着悲剧故事的发展,使悲剧性潜存在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之中。

《长恨歌》的语言优美和谐,婉转流畅,充分发挥了歌行体的特点 ,读来缠绵悱恻,令人回肠荡气,显示了诗人过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5白居易在诗中是怎样描写“杨贵妃”的

作者白居易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杨贵妃的美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来形容杨贵妃皮肤十分光滑细腻。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帝王对她十分宠爱。具体赏析:《长恨歌》人物的心理刻画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例如,写唐玄宗迷恋杨玉环的美色,尽管“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日夜厮守一处,但却还是“春宵苦短日高起”,这里一个“苦”字,就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李杨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腐朽心理;“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看不足”三字又进一步写出了唐玄宗那耽情声色的荒*心理;马嵬坡前六军请诛杨玉环 ,“无奈何 ”,“ 君王掩面救不得 ”等句 ,就写出了唐玄宗此时极度矛盾的维妙心情 ,“掩面”二字,一个细节,就成功地展示了唐玄宗对杨玉环那种不忍见其死而又不敢不使其死的复杂心理;杨贵妃听说“天子使”者到仙山,初是“揽衣推枕起徘徊”,继而是“花冠不整下堂来”,一个“徘徊 ”写出了初闻喜讯时的将信将疑 ,犹疑不决的心理 ;一个“下堂来”,则写出了其急切要见亲人的渴望心理。

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所以就使诗中的形象内向、含蓄,栩栩如生。这些富于心理特征的细节的提炼,不仅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动着悲剧故事的发展,使悲剧性潜存在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之中。

《长恨歌》的语言优美和谐,婉转流畅,充分发挥了歌行体的特点 ,读来缠绵悱恻,令人回肠荡气,显示了诗人过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6李白和白居易写杨贵妃的诗,哪个更好

关于大唐贵妃,李白和白居易都有传世名篇,如李白以《清平调》为代表,白居易以《长恨歌》为代表。两首作品,对杨贵妃之美貌仪态的描写都可谓千古绝唱。若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李白写得更为飘逸些,而白居易的讽喻色调则更为浓重点。

李白《清平调》中的杨贵妃是这样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山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此篇以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衬托杨贵妃,同时又将杨贵妃比作仙女,极力赞美贵妃之倾城倾国的美貌,但是全作又有一种讽谏的暗喻。其中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流传最广,应云之想衣裳,营造出一种人花交映的景致。这句诗在**《妖猫传》中就通过张雨绮之口再次吟咏,让人生出无限遐想。第二句重在以“露华浓”三字形象地描绘出牡丹的娇艳欲滴,借此来暗喻杨贵妃的楚楚动人。最后两句则在不漏痕迹中将杨贵妃视为只出没于天上的仙女,赞美其动人的美貌。

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则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以及叙事、写景与抒情水乳交融的表现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代帝王唐玄宗与其宠妃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特别是该诗中,对于杨贵妃之美的描摹,真可谓千古绝唱。如对其天生丽质的优渥天资,予以夸赞:“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一句对于杨贵妃回眸之笑以及之美的表现传颂得最为久远,而且此处描写更在静中波起一种妩媚的动感,如此美貌与仪态则是宫中其他女性所无法比拟的。

至于接下来的这几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则更是将杨贵妃如凝脂一般的肌肤,起身时的慵懒与精美的发饰以及行走的步态,描摹得惟妙惟肖。

7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杨玉环美貌的佳句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长恨歌[唐] 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的原文及译文

《长恨歌》的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长恨歌》的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绰约。

 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逐次地打开屏风放下珠帘。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寂

 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

长恨歌原文 解释 解说

《长恨歌》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话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从延秋门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官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绰约。

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逐次地打开屏风放下珠帘。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恨歌

关于“白居易长生殿原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zhishi/144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