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诗集---> 谁有说明文(运用型)的练习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的答案)

谁有说明文(运用型)的练习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的答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诗集     发布时间:  2024-07-01    点击:  420 次

谁有说明文(运用型)的练习题目?

网上有关“谁有说明文(运用型)的练习题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的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阅读训练一直是近年来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两篇课外阅读所占分值在35分左右。地球人都知道阅读题的得分多寡与阅读能力的高下有直接关系,可是因为文章不定,题目多变,所以在平日教学中感觉无从下手,无章可循,偶尔的练习也是一篇一篇的做,一题一题的讲,感觉就题讲题,效率不高。

摸索了几年,发觉有些题型很有代表性,答题的步骤似乎也可以分成“三步走”,于是,将这些题型重点讲解,美其名曰“仙人指路”,让学生明确答题的思路和方向,起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效果,学生的阅读得分果然较同年级班级有明显优势。时值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已经较系统的学习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因此,说明文的阅读复习就成为无可争议的复习重点了,赶紧积累一点典型题型吧。可惜,往年的经验没有及时积累,忘掉了不少啊。

说明文,这些题目常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预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这个题型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年年考查,且位列第一)

答题方法:“羊肉串”法。即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意思相近的合并一起,然后把精炼的概括词串起来即可。

如:09年中考《保暖的冰屋子》内容为:本文主要说明了雪屋保温的原理、建筑材料、建造方法以及冰屋的优点。

再如07年中考《神奇的长寿巨树》内容为: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已发现的各类神奇的长寿巨树及其特点。

2、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虽然学过了10种说明方法,但在初中阶段以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为最重要)

例(1):“通常一个能干的爱斯基摩建造者能在1小时内建完供三四人居住的雪屋,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天气下,从选料、切砖,到搬运、堆砌,不是常人所能及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爱斯基摩人造雪屋所用时间之短,同时也表现了爱斯基摩人的聪明能干。

例(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劳动人民根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安排农事。(说明文写作通常会在段首用中心句的形式说明一个道理,然后运用举例说明加以阐释,所以,分析举例说明的作用,找准段落中心句或例子前头那句说明性的句子即可。)

例(3):“专家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些生物的移民行为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简单的说,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或者说比喻的修辞方法,作用就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再加上句子的具体内容说出来,就感觉头头是道了。)

例(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我国建筑和苏州园林相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要弄明白*和*比较,突出*的*特点。)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若说全文,十有八九是按逻辑顺序写作的,若问某几个段落,就要关注有没有明显的方位词或时间词,看是不是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都没有的话,一般还是总分式的逻辑顺序。

4、某个段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这个题型开始回潮,要引起重视。《大纲》也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里,以描写、叙述为重。

例(1):“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描写的表达方式,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日落时的种种景观,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介绍落日的幻觉做了铺垫。

例(2):“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08中考《揭秘雪崩》)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了雪崩的突发性,引出下文对雪崩原因的揭秘。

(不管是叙述还是描写,分析作用是首先关注文字本身的内容,说说生动形象的写了什么,然后考虑在全文的作用,有没有呼应前文的哪项内容,或者是引起了下文的什么内容。)

5、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通常加点的是一些表示限制、程度、估计、强调等作用的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例(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其中”有记载的”起到限制作用,并不包括哪些未登记入册的石拱桥,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周密。“大约”、“可能”都表示估计,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反而显得绝对,就不准确了。

例(2):“石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中的“比较”表示程度较轻,并非之最,表达比较稳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例(3):“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中“从没”起强调作用,说明了卢沟桥的结构坚固。

6 、说说文章的语言特色。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周密;其次,如果文章比喻、拟人手法较多的话,就要再答上生动、优美、活泼等词语;还有些文章善于大量举例说明,如《鱼类也有语言》,就再答上善用举例说明等字眼。如此,就能比较全面地概括各类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7、分析标题的作用。

如“大自然的语言”“鱼类也有语言”“生物入侵者”,这类题目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鲜明醒目,引人注意。

8、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例(1):“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例(2):“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

引用古诗文,能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学色彩,通常还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9、文章的说明对象或者某个段落说明的主要内容。

通常,事物说明文的题目就会点明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等。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先找段落中心句,通常第一句话就会概括全段内容。没有中心句,就需要看看全段有几句话,说了几个意思了。

10、根据课文内容随机设问。

其实,这才是必考的题型。因文不同,题也不同,没有规律,却有方法。

第一遍浏览全篇时,就要用笔简单勾画重点句、段,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过渡句段、总结的句子等,在粗知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对全文脉络了然于胸,便于根据题目迅速找到相应的段落。

第二遍阅读,要结合题目,找到相关段落,进行精读、细读、慢读,确保答题一遍成功。

山东省青岛市2008年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的答案

13.本文主要说明了雪崩的危害、雪崩发生的条件、雪崩预报的方法。(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4.记叙(叙述) 描写(2分,每项l分) 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吸引读者,引出下文;揭示雪崩的突发性。(2分,每个要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5.基本条件一: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 基本条件二:超出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共3分,每个要点l.5分) 16.利用断层成像技术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来预报雪崩;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共2分,每个要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7.突发性、速度快、能量大、危害严重、周期性

1.彰 辅 (每字l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书写正确O.5分;书写规范、美观、基本功好0.5分,书写不规范、基本功不好该项不得分)

(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8分,其中必做题4分,选做题4分)

2.必做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共4分,每句l分,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选做题:①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④劝君更尽一杯酒⑤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任选4道小题作答,共4分,每小题1分,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所答的前4道小题,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4分)

4.①答题要点:简明连贯、得体、感情真挚、不超过40字。(共2分,每项0.5分)

②答题要点:简明连贯、得体、感情真挚、不超过40字。(共2分,每项0.5分)

(四)名著阅读(本题满分6分)

5.答案示例:(不限于以下示例,只要答出原著中符合这两方面性格特点的情节均可)

粗鲁莽撞的一面:

①潘家酒楼上,因金氏父女啼哭,打搅了饮酒兴致,鲁智深怒将碟儿盏儿摔到楼板上。

②听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辱,鲁智深怒火中烧,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

⑧店小二不放金氏父女走,鲁智深大怒,一掌打得店小二吐血,再一拳打落店小儿两个门牙。

粗中有细的一面:

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

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人,趁机脱身。

(共3分,每项l.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6.坚毅顽强、敢于冒险星期五主仆关系(或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或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共3分,每项各1分。人名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性格及关系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保夫鲁沙)在身体残疾、双日失明的情况下顽强地进行写作的情景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共3分,每项各1分。前两项中的作品及人名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第二、三项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任选2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2道小题)

二、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5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8分,共2道小题,其中第8小题2分,第9小题6分)

《唐雎不辱使命》

8.B(2分)

9.(共6分,其中原旬2分,有错别字扣O.5分;词语积累2分,每项l分,不限于答案中所给的两个词,有错别字该项不得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翻译句子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重点词语积累(两个)

译句

词义

问题:文中安陵君维护国土完整,表明自己坚定立场的句子是哪句?

原句: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交换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7分,共3道小题,其中第10、11小题各2分,第1 2小题3分)

《韩愈传》

10.①不久,随即②向来,一向(共2分,每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

11.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不需要等待别人鼓励。(共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2.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l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13、15、17小题各3分,第1 4小题4分,第1 6小题2分)

《揭秘雪崩》

13.本文主要说明了雪崩的危害、雪崩发生的条件、雪崩预报的方法。(共3分,每

个要点1分)

14.记叙(叙述) 描写(2分,每项l分) 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吸引读者,引出下文;揭示雪崩的突发性。(2分,每个要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5.基本条件一: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

基本条件二:超出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共3分,每个要点l.5分)

16.利用断层成像技术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来预报雪崩;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共2分,每个要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17.突发性、速度快、能量大、危害严重、周期性(共3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四)现代文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20分,共6道小题,其中第1 8、1 9、20、21小题各3分,第22、23小题各4分)

《诊》

18.“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①对流感患者进行诊治; ②对女人的心理与精神进行诊治; ⑨对自私冷漠、不关心弱者、缺乏同情心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诊治。(共3分,每个要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9.作为大夫,“他”不喜欢有人生病,有时没完没了的看病让他烦躁,所以“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后来“他”被女人的母爱所感动,为人情的冷漠、不同情弱者的社会不良现象所震动,为遵守诺言,给女人心理和精神上以安慰和支撑,所以决定“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共3分,每项l.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0.他(大夫)(1分)因为本文主要是围绕“他”(大夫)来展开故事情节的,通过“他”诊治疾病、心病和社会不良现象,表现了“他”正直、善良、同情弱者、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1.答案示例:啊!里面竟然是一只枕头,不会是那个可怜的母亲吧!

答题要点:准确、简明、符合情节发展要求。(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22.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1分,答对两个即可得1分) 写出精彩的语句(1分) 描写方法及作用(2分,描写方法0.5分,分析其作用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23.内容上的作用:解开故事悬念,将女人的不幸遭遇呈现出来,唤起读者对女人的同情。

结构上的作用: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共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谁有说明文(运用型)的练习题目?

阅读训练一直是近年来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两篇课外阅读所占分值在35分左右。地球人都知道阅读题的得分多寡与阅读能力的高下有直接关系,可是因为文章不定,题目多变,所以在平日教学中感觉无从下手,无章可循,偶尔的练习也是一篇一篇的做,一题一题的讲,感觉就题讲题,效率不高。

摸索了几年,发觉有些题型很有代表性,答题的步骤似乎也可以分成“三步走”,于是,将这些题型重点讲解,美其名曰“仙人指路”,让学生明确答题的思路和方向,起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效果,学生的阅读得分果然较同年级班级有明显优势。时值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已经较系统的学习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因此,说明文的阅读复习就成为无可争议的复习重点了,赶紧积累一点典型题型吧。可惜,往年的经验没有及时积累,忘掉了不少啊。

说明文,这些题目常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预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这个题型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年年考查,且位列第一)

答题方法:“羊肉串”法。即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意思相近的合并一起,然后把精炼的概括词串起来即可。

如:09年中考《保暖的冰屋子》内容为:本文主要说明了雪屋保温的原理、建筑材料、建造方法以及冰屋的优点。

再如07年中考《神奇的长寿巨树》内容为: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已发现的各类神奇的长寿巨树及其特点。

2、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虽然学过了10种说明方法,但在初中阶段以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为最重要)

例(1):“通常一个能干的爱斯基摩建造者能在1小时内建完供三四人居住的雪屋,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天气下,从选料、切砖,到搬运、堆砌,不是常人所能及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爱斯基摩人造雪屋所用时间之短,同时也表现了爱斯基摩人的聪明能干。

例(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劳动人民根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安排农事。(说明文写作通常会在段首用中心句的形式说明一个道理,然后运用举例说明加以阐释,所以,分析举例说明的作用,找准段落中心句或例子前头那句说明性的句子即可。)

例(3):“专家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些生物的移民行为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简单的说,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或者说比喻的修辞方法,作用就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再加上句子的具体内容说出来,就感觉头头是道了。)

例(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我国建筑和苏州园林相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要弄明白和比较,突出的特点。)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若说全文,十有八九是按逻辑顺序写作的,若问某几个段落,就要关注有没有明显的方位词或时间词,看是不是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都没有的话,一般还是总分式的逻辑顺序。

4、某个段落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这个题型开始回潮,要引起重视。《大纲》也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里,以描写、叙述为重。

例(1):“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描写的表达方式,从三个方面写出了日落时的种种景观,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介绍落日的幻觉做了铺垫。

例(2):“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08中考《揭秘雪崩》)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了雪崩的突发性,引出下文对雪崩原因的揭秘。

(不管是叙述还是描写,分析作用是首先关注文字本身的内容,说说生动形象的写了什么,然后考虑在全文的作用,有没有呼应前文的哪项内容,或者是引起了下文的什么内容。)

5、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通常加点的是一些表示限制、程度、估计、强调等作用的词语,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例(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其中”有记载的”起到限制作用,并不包括哪些未登记入册的石拱桥,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周密。“大约”、“可能”都表示估计,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反而显得绝对,就不准确了。

例(2):“石拱桥在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中的“比较”表示程度较轻,并非之最,表达比较稳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例(3):“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中“从没”起强调作用,说明了卢沟桥的结构坚固。

6 、说说文章的语言特色。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周密;其次,如果文章比喻、拟人手法较多的话,就要再答上生动、优美、活泼等词语;还有些文章善于大量举例说明,如《鱼类也有语言》,就再答上善用举例说明等字眼。如此,就能比较全面地概括各类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7、分析标题的作用。

如“大自然的语言”“鱼类也有语言”“生物入侵者”,这类题目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鲜明醒目,引人注意。

8、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例(1):“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例(2):“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

引用古诗文,能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文学色彩,通常还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9、文章的说明对象或者某个段落说明的主要内容。

通常,事物说明文的题目就会点明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等。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先找段落中心句,通常第一句话就会概括全段内容。没有中心句,就需要看看全段有几句话,说了几个意思了。

10、根据课文内容随机设问。

其实,这才是必考的题型。因文不同,题也不同,没有规律,却有方法。

第一遍浏览全篇时,就要用笔简单勾画重点句、段,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过渡句段、总结的句子等,在粗知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对全文脉络了然于胸,便于根据题目迅速找到相应的段落。

第二遍阅读,要结合题目,找到相关段落,进行精读、细读、慢读,确保答题一遍成功。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

初中说明文阅读训练26篇之10有详细分析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一) (一)湖群,在消失 长江中下游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这些湖泊寿命剧减。 ①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②1949年,面积缩减为4350 平方公里的洞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③40年来,每年淤积在湖内的泥沙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达7-9.2米,加上大肆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都减缩了一半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总面积只有2145平方公里。④八百里洞庭徒有虚名,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⑤可惜,荣居全国第一的鄱阳湖也同样是厄运难逃,只不过相对洞庭湖,它的萎缩速度稍慢那么一点而已。⑥40年中,鄱阳湖由于造田和淤积,湖面缩小了1/5以上。⑦湖北素称“千湖之省”。⑧1949年时,面积超过0.5平方公里的湖泊确实多达1066个。⑨经过40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只剩下了300来个,湖泊面积仅为先前的1/3,湖面锐减达6000平方公里。⑩还有江苏,几十年来因围垦损失湖面已达1600平方公里。 这样,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在50年代还有22000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只剩下12000平方公里,减少了45.5%。曾经星罗棋布散珠碎玉般的湖泊,纷纷失去了它们那迷人的光泽。据调查统计,仅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和云南高原的湖泊,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塞而丧失的淡水储量就达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拟建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还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已不再和长江相通连。 湖泊大量消失,严重影响了长江的行洪、蓄洪能力。每到汛期,滚滚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岩数米到十数米。40年来,为3600公里长江干堤和30000公里支堤,投入了不知多少劳力和资金,完成土石方40多亿立方米。长江的堤防工程远远超过了黄河堤防,而长江的洪水比黄河的洪水更为可怕,长江沿岸直接受洪水威胁的人口也比黄河沿岸多得多。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险越加,越加越险。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 1.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10句话可分为几个层次?用“∣”在下面序号中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总起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剧减的一个句子。 4.第3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第4段,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湖泊大量消失有哪些危害。(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段文字共有5段文字组成,通读全文后,首先要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总体上看,本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由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而急剧减少;第二是湖泊大量消失而带来的严重危害。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前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提出了后两段所要说明的内容,即 “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这些湖泊寿命剧减”;二、三段就以生动的事例,具体、确凿的数据以及今昔的比较来说明这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第四段主要从行洪、蓄洪能力的角度说明湖泊消失造成的严重危害,而第五段则从人的生存权利的角度更进一步地指出了湖泊消失的危害的严重程度。 ①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致使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湖泊大量消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②第2小题是让我们分析第二段文字10句话之间的层次结构。 第二段主要是以事例和数字来说明“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寿命制减”这一内容的。这一段中所举的例子主要有四个:第一是洞庭湖的例子;第二是鄱阳湖的例子,第三是湖北省湖面锐减的例子,第四是江苏省湖面损失的例子。所以整个第二段的10句话就可以分为四层:①至④句是说洞庭湖的例子,⑤⑥句是说翻阳湖的例子,⑦⑧⑨句是说湖北省的例子,而⑩句则是说江苏省的例子。 ③第三小题的要求中说明是标出总起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面剧减的句子。通过以上对全文内容的总体分析,我们知道:文中的第二、三段是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面剧减的内容的,而其中的第二段又是举了四个具体事例,并不是以总体上说明,那我们就可以从第三段落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第三段中有四句话,其中第①句是以具体数字来说明湖面锐减这一内容的,第②句则是写湖泊的迷人景色业已不再的,第③句则是以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云南高原的湖泊为例说明的,也不是从总体上说明的,第四句不是说明湖泊面积问题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是第①句。 ④第三段中的四句话,第一句中用了举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通过具体,确凿的数字以及今昔的比较突出说明了湖泊面积锐减这一内容,而第三句则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⑤对第四段的内容前面已经有了简要分析,具体归纳一下湖面锐减的危害:前两句说明严重影响了长江的行洪、蓄洪能力;第三句说明长江的堤坊工程所浪费掉的人力、物力;第四句说明长江沿岸发洪水威胁的人口众多。 ⑥最后一句共有两个小分句,“人把生态义务扔尽长江”意在说明人类没有尽刻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长江把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则非常深刻地指出了人类不能保护环境甚至破坏环境导致的严重后果——失去生存的权利。 (二)白蚁的破坏作用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情形就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①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②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③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④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⑤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⑥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⑦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下面是对第2段部分内容的概括,选择与其相应的句子,将它(它们)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写土白蚁的社会分工 ( ) 写土白蚁的群体生活 ( ) 写土白蚁对堤坝破坏严重的直接原因和由此产生的后果 ( ) 2.第1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第2段第⑤句使用了 ______的说明方法。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A.由整体到部分 B.由主要到次要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结果到原因 4.从文中找出能恰当、准确表达下列语意的词语,分别写在横线上。 土白蚁的行踪怪异,出乎寻常,且不为人知。 所用词语:(行踪)________ 堤坝内蚁巢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所用词语:________ 5.文中加线词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文的题目“白蚁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第二段的说明体现出来的。 第一段主要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土白蚁的破坏作用,从而引出了下文的话题:“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第二段就是承上文具体说明了土白蚁的生活习性以使土白蚁破坏的直接原因及严重后果。 第三段则展望了未来消除白蚁危害的远景。 ①第一题是对第二段文字的具体分析。第二段的七句话说明了以下内容:第一句说明白蚁的分类;第二句指出说明的对象土石蚁及其姘征——筑巢;第三句说明土白蚁的生活习性——群体生活;第四句说明土白蚁的分工;第五、六句说明土白蚁在堤坎内筑巢的情况,这也就是白蚁破坏堤坎的直接原因;第七句则是说明严重的后果的。 ②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坎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这句话的内容。第二段的第⑤句话则适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两米”、“1—2立方米”、“百余个”等几个具体数字说明了白蚁之所以能使大堤受到严重损害的原因。 ③第三题涉及到本文说明顺序的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很显然是逻辑顺序,但究竟是哪一种具体的类型呢?本文开头就指出了土白蚁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的结果,然后又具体说明了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所以应选D。 ④这一小题是词语的练习,重要的是先理解题中所给的语意,根据这些语意再去找相应的词语就简单的多了。 ⑤这一小题考察的是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说明文的语言以准确为前提,有的文章以平实为主,有的则以生动见长。本文的语言以平实为主,同时,题中要分析的词语“对人类而言”在文中起到的是限制作用,限制了土白蚁危害的对象,使文章的语言更准确,说明内容更科学,如果去掉的话,则只是笼统地说土白蚁是害虫,并且与本文所说明的内容也不能完全一放起来,所以去掉它就不够准确了。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三) (五)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能源——太阳能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的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间。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 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3.8×1026兆瓦的巨大辐射能量,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30%被反射,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8×1016兆瓦到达地球表面。尽管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 1.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说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概括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文共有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从太阳能以外的其它能源——化石燃料,核聚变发电的角度说明“利用太阳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一内容,从而说明了,在一定时期内(化石燃料面监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有商品化的一段时间)太阳能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能源这一说明中心。 第二段以具体数字说明了“太阳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这一内容。 ①本文适用的说明方法不只两种,题目中要求写出主要的两种,这个“主要”以什么为标准呢?我们知道说明方法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能够直接地,更好地体现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说明方法就应该是“主要”的。 第一段中为了说明各种能源的现状及前景,用了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但这些说明方法都不能直接说明本文的中心,第二段中运用具体数字说明了“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这一点,从而也就说明了太阳能对今天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所以列数字是一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综合全文来看,第一段中列出了太阳能外的各种其它能源的缺点,局限性,第二段列出了太阳能的优势,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太阳能的取之不尽与油气燃料的面临枯竭,太阳能的清洁与煤炭的严重污染,太阳能在今天的利用价值与核聚变发电的未能商品化,这些比较充分地说明了本文的中心,所以作比较是一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②本文是说明事理的说明文,这类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 ③第一段所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是除太阳能以外的其它各种能源的缺点及局限性,但说明这部分内容并非本文的中心,说明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从而突出了太阳能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所以本段的中心句应是最末一句。 从这一题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说明文中所说明的内容必定都与说明对象有联系,所以在找中心句,归纳段意,层意的时候,一定要联系文章所要说明的中心。 ④太阳能发电的优势课文中并没有集中,直接地说出来,但是通过太阳能与其它能源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太阳能取之不尽,清洁,而且今天即可利用。 ⑤这一小题涉及到说明文语言的问题,说明文的语言以准确为前提,有的比较平实,有的比较生动。结合文中给的两个词语“可能”,“最重要”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词体现的是语言准确这一特点,不能体现出生动的一面,所以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就是严密、准确。 如果在其它文章中有类似的题目我们也要以准确、生动为分析的基础,都能体现的则两者兼有,否则就体现了准确的特点。 (六)高科技污染 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 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具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这样的垃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运用的四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 5.文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地方很多,举出两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点标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语。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高科技污染仅指高科技垃圾造成的污染。 B.高科技垃圾分布于太空的各个角落。 C.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虽然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危害却很大。 D.对高科技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有很大困难,堆置对环境保护不利,因此,人类始终束手无策。 7.防治高科技污染是每个人都应关心的问题,请你针对文章中所提到的高科技污染的某一种类,通过想象,提出一种防治的设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文的题目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高科技污染,分析文章的四段内容可以发现:四个段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测重说明了高科技污染的种类、危害,影响到的范围等内容。 具体分析,第一段说明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什么是高科技污染、它的类别、污染到的范围。根据本段的内容特点,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内容是概说。 第二、三、四三段分别说明了不同种类的高科技垃圾所造成的不同的汗污染。它们虽然种类不同,但它们有共同特点:垃圾量增加速度迅速,处理它们难度相当大,污染的后果相当严重等。再加上第一段中提到的影响范围广泛就更进一步说明了高科技污染的严重性了。 ①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四段文字都在说明有关高科技污染的问题,所以说明对象就是高科技污染。 ②本文四段文字都从不同的方面具体谈到了高科技污染的特点:第一段中说明到了“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与下文分类说明的三段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个特点---种类多;第一段中还提到“分布领域日超广泛”的说法,这也是它的一个特点;再有就是二、三、四段中所说到的数量激增,处理难度大,污染严重等,都可以说是本文说明对象的特点。 ③“这样的垃圾“指代的对象,其实也就是考查我们对代词的指代作用的分析能力。从一般规律上说,指示代词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文的句子中,就本段具体内容看,“这样的垃圾”一句起到了总结本段内容的作用,所以,这里的“这样”应该不仅仅是指与本句紧邻的句中的对象,再从全段内容看,一共涉及到两种垃圾---太空垃圾、核垃圾,由此可以断定,指代对象应该是太空垃圾和核垃圾。 ④本文的说明方法,题目中要求说出四种,以全文的角度看,用了分类别的方法,每一类又举了具体的例子,所以举例子也是一种。除此以外,文章开头就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这一概念,还有文中的一些数字说明也是本文所用到的说明方法。 ⑤本题目的开放性较强,而且在题目中已经用着重号标出了答题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审题时还应注意“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地方”这一要求,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找句子时就有一定的范围了。因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多数是些起限制作用的词语,我们在找时注意会有这样的词语的句子就可以了。比如:“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十分之一”,这些句子都用了限制性词语来准确地说明数字,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另外,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等的限制性词语也可以比较明显地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⑥此类题目与文章内容有直接联系,我们在答题一定要紧扣原文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还要注意对课文中具体内容的准确理解、把握。根据文意,四个选项中只有“C”是正确的。 ⑦这类题目的开放性也很强,一般说来,审题应慎重,只有审请题目的要求,才有可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本题的要点有三个:一是针对文中提到的某一种类,二是想象,三是防治的设想,如果能符合以上要求,答案就应该是正确的。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四)

关于“谁有说明文(运用型)的练习题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sybcw.cn//shiji/2049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